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4:29:38
1.67亿年前蛇形颌蜥蜴令科学家感到困惑
发布日期:2025-10-06 12:19:05  稿源:cnBeta.COM

科学家在苏格兰斯凯岛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史前蜥蜴,其蛇状颚骨令专家们大为困惑。这种距今已有1.67亿年的生物,被命名为Breugnathair elgolensis(意为“埃尔戈尔的假蛇”,为盖尔语),拥有类似蛇的下颚和弯曲牙齿,却又具备蜥蜴的身体和四肢结构。

最新研究显示,这种古代钩牙蜥蜴生活在1.67亿年前,身上同时具有蛇和壁虎的解剖特征,是已知最完整的侏罗纪蜥蜴化石之一。该成果于10月1日发表于《自然》杂志,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大学学院、苏格兰国家博物馆、法国及南非等机构的科学家联合完成。

Breugnathair elgolensis的下颚如蛇般灵巧,牙齿也呈现弯钩状,酷似现代蟒蛇,但它却拥有较短的身躯和完好的蜥蜴四肢。

研究负责人、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部策展人Roger Benson表示:“蛇是一类特殊的动物,其长而无肢的身体演化自类蜥蜴祖先。Breugnathair具备蛇类牙齿和颚部特征,但其他方面却非常原始。这可能表明蛇的祖先远比我们预想的不同,或者支持蛇形捕食习性曾在某些原始灭绝种类中独立产生。”

蜥蜴与蛇同属鳞龙类(Squamates)。Breugnathair被归入一个名为Parviraptoridae的新灭绝食肉鳞龙类群,过去该类仅有更为零散的化石资料。此前,研究者曾发现具有蛇形牙骨与壁虎样骨骼却相邻分布的化石碎片,由于差异巨大,一度被认为来自不同动物。本次研究表明,这两种特征实际共存于同一生物之中。

该化石由苏格兰国家博物馆Stig Walsh于2016年在斯凯岛野外考察时发现。科学团队历时近十年,通过精密修复、CT成像及高能X射线等手段展开分析。英国大学学院联合负责人Susan Evans表示:“斯凯岛的侏罗纪化石对我们理解许多现生类群早期演化极具意义。三十年前我首次描述parviraptorids时仅有零散样本,如今这块新化石就像是多年前拼好拼图后终于找到了盒盖。其原始与特化特征并存,提醒我们演化之路充满变数。”

据推测,Breugnathair全长近40厘米,是当时生态系统最大的蜥蜴之一,可能以小型蜥蜴、早期哺乳动物及幼年恐龙等为食。但它究竟是否为蛇类祖先,目前尚无定论;它也可能是一种鳞龙类祖先,独立进化出蛇形牙齿和颚部。

Roger Benson坦言:“这块化石让我们更接近答案,但还未完全解开谜团。不过,它确实激发了我们进一步追寻蛇类起源的热情。”

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研究基金会、古生物科学信托基金等资助,其他作者还包括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Zoe Kulik、剑桥大学的Elizabeth Griffiths和Jason Head、南非金山大学的Jennifer Botha以及欧洲同步辐射中心的Vincent Fernandez。

编译自/ScitechDaily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4:29:38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