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9:22:04
川西一高速铺上电热毯:冬天不用撒盐除雪 车辆全天通行
发布日期:2025-11-07 16:31:14  稿源:快科技

近日,四川省首条“自带地暖”的高速公路——久(治)马(尔康)高速公路正式亮相。该高速平均海拔达3300米,10月份就有大雪降临。但在路面电热毯的作用下,飞雪落在路面,3、40秒就能化成水,这也使得该高速即时路遇路遇大雪天气,也不用封路、撒盐除雪,保障车辆全天正常通行。

据介绍,早在2021年,四川交建集团路面分公司联合相关研究单位组建攻关团队,要让公路能够自己“造血”、自己“发热”。

为实现该目标,项目团队构建了发电、储能、发热、智控一体化的技术体系。

四川交建集团路面分公司总工程师郑茂介绍,在久马高速公路的护栏、声屏障上,贴有1.2米高、3.2毫米厚的碲化镉薄膜玻璃,这种玻璃适用于高寒环境且不自燃,弱光条件下也可发电,单公里年发电量达65.7万度,比传统晶硅发电效率高12%。

“白天让它晒太阳1小时,足够给路面充够一周的热量,该示范段一年发出的电量,可供400户牧民使用一年。

工程人员在公路沥青中面层与上面层之间,铺设了4厘米厚的石墨烯-PTC复合发热网,这套系统能实现0.5秒瞬时启动,60分钟即可融化30毫米厚的积雪。

“传统柴油吹雪车清理同样厚度的积雪需要4小时,现在1小时就能搞定,能耗还降低30%。”

同时,路面温湿度、雪量传感器每15秒会向系统回传一次数据,系统可提前2小时启动路面预热,雪停后自动关机,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即可远程查看设备运行状态,真正实现“无人值守”。

2025年年初,示范段连续三天暴雪,路面最低温零下29摄氏度。监控大屏上,蓝色“积雪厚度”曲线刚冒头,红色“发热功率”曲线同步爬升。雪落即融,桥面始终保持在2摄氏度以上。

据介绍,示范段建设成本为49万元,年均可节省人工、机械、盐剂等费用32万元,预计2年即可收回投资;此外,路面寿命延长15%,全周期内还能再节省103万元。

未来,久马高速公路将全面完成“自发热”系统升级。届时,从成都出发的车辆,可全天候通行久马高速公路,直达四川与青海交界处。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9:22:04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