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4:45:46
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被强制清算 曾仿制国内第一款微处理器
发布日期:2025-11-10 12:49:20  稿源:快科技

根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公告,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已经进入破产清算阶段。公告显示,2025年8月27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根据申请人上海汇盛实业有限公司的申请,裁定受理对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的强制清算一案。

清算期间,清算组未接管到任何货币财产。

在债权申报期内,已有1户债权人向清算组申报债权,经清算组审核确认债权金额共计人民币14132687.76元。

清算组认为,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已经符合破产情形,提请终结半导体研究所强制清算程序并进行破产清算,本院予以准许,于2025年10月30日裁定确认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清算报告并终结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强制清算程序。

至此,这家曾在中国半导体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老牌国有研究机构,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目前,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的企业状态已变更为“注销”。

事实上,早在2015年,其企业状态就已经由“存续(在营、开业、在册)”变更为“吊销,未注销”。

据悉,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是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奠基者之一,历史可追溯至1974年1月,是由原上海元件五厂六车间扩建而成,是我国最早研制和生产半导体器件的单位之一,隶属于上海市国资委。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企业体制的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11月,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管单位为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后由上海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经营范围包括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传感器的研究、开发、生产等。

该研究所曾创下多项国内第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976年起,与上海无线电十四厂、上海元件五厂合作,在MOS工艺基础上突破氮化硅和多晶硅生长、等离子刻蚀等关键技术,采用硅栅自对准技术研制出等平面硅栅工艺,并成功量产存储器、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计算机接口电路等大规模集成电路。

1979年9月,联合上海元件五厂、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等单位,成功仿制出国内第一块单片8位微处理器8080A,填补了国内微处理器领域的空白,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部门的表彰。

Intel 8080

1979年,创办《上海半导体》期刊并全国公开发行,有效促进了半导体行业的技术交流。

1981年,引进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和关键制版设备,成为当时国内集成电路设计和制版的主要基地之一。

1982年,建成上海市理化分析可靠性试验中心,为产业链提供器件解剖、失效分析、材料检测等关键服务。

此外,在航天工程等国家重大项目中,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提供的半导体器件保障了计算机高性能计算及卫星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我国国防和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过,尽管拥有积累深厚的技术,但是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上海半导体器件研究所逐渐暴露出体制僵化、创新机制不足、资本运作能力弱等问题。

进入21世纪的20年时间里,该研究所几乎没有任何新的技术突破公开,位于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397号的基地也早已停产。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4:45:46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