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苹果应当意识到发起的专利诉讼并没有对其业务运营起到任何帮助作用,且源源不断诉讼行为正在无形中损害苹果及其在整个行业的地位。具体原因如下:
1. 毫无意义的胜利
如果说苹果发起的专利诉讼能够为公司赢得一定的利益,那么苹果的这种坚持还是具备一定积极意义的是。但现实情况是,苹果目前只是赢得部分法庭颁布的初步的禁令,而且在其它一些争端中苹果也曾面临大败而归的局面。既然如此,苹果就该就此收手了,而不应当盲目执着下去。
2. 专利诉讼成本巨大
尽管苹果目前一直没有透露公司在专利诉讼方面的开支,但据业界预计,苹果公司仅在针对HTC的诉讼案件中就花费1亿多美元。事实上,苹果大可以将这笔资金运用在研发、开发产品或业务并购方面,而这些行为也必定会让苹果物超所值。
3. 有损苹果形象
各大公司都有通过专利侵权诉讼行来来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权利,但是苹果的诉讼行为似乎给人一种“店大欺客”感觉,甚至有人认为,苹果此举是要通过专利诉讼来努力获取和维持其在手机领域相对于其它新对手的竞争优势。
4. 结束竞争对手对自己的诉讼
苹果目前发起了大量的专利诉讼案件,其部分原因正是那些被告公司也在针对苹果发起大量专利诉讼,比如三星就为了保护自己而对苹果发起了多项专利侵权诉讼。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苹果主动放弃这些诉讼,它的竞争对手也会就此收手。
5. 考虑并购成本
苹果在全球各地发起的专利侵权诉讼成本昂贵,且花费了苹果大量应投入在其它的相关领域的活动上,比如并购其它公司的某些专利,或者是收购整间公 司,以此获得更多的知识产权保护。事实上,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例如去年谷歌就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拉里•佩奇(Larry Page)也透露,此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谷歌在移动专利保护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6. 时间成本过高
苹果目前已经赢得了部分专利诉讼。例如在澳大利亚,苹果成功使得三星Galaxy Tab 10.1撤出该国市场。尽管苹果赢得了这场诉讼,但法院还是给这些侵权公司扭转局势的机会,允许他们销售未侵犯专利权的产品。
7. 被告角色更具优势
一般来说,首先提起专利诉讼的公司必须首先摊牌,充分展示被告方的产品侵犯了哪些专利权。在多数案件中,原告的诉讼中往往都会出现一些漏洞,而 被告也通常能够抓住这些漏洞进行反击。或许苹果应当放弃其已经提起的诉讼,转而充当被告的角色,并将最终为各方带来共赢的局面。
8. 消费者开始厌烦专利诉讼
越来越多的专利诉讼在全球展开,不仅仅是苹果和三星,包括甲骨文、HTC、摩托罗拉及谷歌等公司也发起了大量与移动行业相关的专利诉讼,对此,消费者已经开始产生了厌烦情绪。目前,消费者还没有体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但这种情况随时可能有所改变。
9. 有损损害苹果其它业务
专利诉讼会对公司未来与其它公司的合作能力产生致命伤害。对苹果而言,这种风险极高。因为苹果非常依赖三星,三星也是苹果移动产品的顶级供应 商。目前为止,这两家公司之间的专利诉讼争端还没有伤及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但是苹果近期决定收购以色列闪存制造商Anobit的举动表明了双方之间的合 作关系已开始受到影响。
10. 争端难终结
专利诉讼对于苹果来说最坏的情况是,这种诉讼争端永不停止。苹果在向法院提起相关的诉讼后,往往需要等待数月的时间才能获得相应的裁决。即便如 此,如果发现某一产品侵犯专利权,那么被告方还将被给予数月的时间进行改正。这样的诉讼永远不会终结,时间越长对苹果越是不利。文/搜狐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