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
网速与我国的经济、政治地位不相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Akamai公司的报告给我们传递出三层信息:一是从纵比来看,中国大陆的平均网速排名从2010 年第二季度的全球117位上升至90位,全球排名是在前进;二是从增长速度来看,中国大陆的平均网速从2010年第二季度的0.9Mbps增至 1.4Mbps,增长速度相对还是比较快;三是从横向来看,全球第90位的排名毕竟很落后,仅从亚太地区来说,除了远远落后于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即使和泰国、马来西亚等相比也是落后的,这和目前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等并不匹配。
症结查找
互联网接入市场被垄断 行业缺乏有效竞争
我国网民人数2008年就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目前网速却不及世界平均水平,不禁被网友质问“中国宽带情何以堪”。更有韩国专栏作家金宰贤撰文《中国网速为何这么慢?》,将问题直指市场垄断。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网速缓慢,除了地域广大等地理原因外,行业缺乏有效竞争是更重要原因。中国互联网接入市场目前被几大运营商垄断,运营商在大规模建设和升级网络上的动力不足,致使互联网带宽升级速度缓慢。
举例来说,中国互联网接入市场几乎被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瓜分,两者分别在南方和北方享受地域垄断优势,中国宽带产业实质上还是处于行政垄断。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由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等三大运营商的高管经常互相调任,在这一现实情况下,高管们似乎没有动力打破寡头垄断的现状。由于缺乏有效竞争,中国网速还维持在令人不满的低位上。
建议: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电信专家阚凯力建议,将骨干运营商从2家增加到4家;增加骨干网互联互通节点数量,从3个增加为7个;并对宽带资费进行监管,禁止批发价高于零售价;最后,对垄断运营商违规的罚款可以返还给消费者。
光纤入户成本高 只靠运营商难以推动
中国宽带市场的接入方式与技术以ADSL为主,而其他宽带速率高的国家基本是以光纤接入为主。有关专家表示,如果我国采用光纤到户,也能实现低费高速的宽带接入服务。
据记者了解,北京等城市光纤入户工程已经启动,在一些试点小区,光纤已经接入市民家中,“线就在门口缠着,但入户后就没有下一步动作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用上20M的宽带。”
现在中国仍采用ADSL,这是因为光纤入户成本较高。有关专家解释,虽然光缆价格很便宜,但入户需要光端机,也就是“光猫”,一个“光猫”要2000多 元,现在一个普通的调制解调器才100多元,价格相差20倍,消费者不愿意承担这个成本,运营商出钱又不现实。所以没有人愿意做这件事。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也认为,解决宽带问题,只有“铜退光进”,但光靠运营商是不够的。运营商是企业,不会做赔钱的买卖。
建议:在美国、日本、韩国,宽带建设都是作为国家战略来推进的,政府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因此我们国家的政府也应该站在发展国家宽带战略的高度来考虑这 个问题。舒华英建议,第一,要开放固网宽带业务,允许广电、中移动等其他运营商进入;第二,允许民营资本和大型的互联网公司进入电信行业。
网速达不到标定速率也存在技术性因素
2011年底,一份来自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报告称,“网民使用的实际宽带下载速率,低于运营商提供的名义宽带速率”。按照宽带运营商的标准,4M 宽带用户的下载速度为400KB/s,2M宽带用户的下载速度为200KB/s,以此类推。但该报告中数据显示,“使用4M宽带的用户中,平均速度在 400KB/s以下的占91.2%;使用2M宽带平均速度在200KB/s以下的占83.5%;使用1M宽带在100KB/s以下的则占67.6%”。
电信专家、中科院研究员侯自强 解释称,影响用户网速的因素纷繁复杂,仅从内容传播路径上看,其速度就受骨干网、接入网、网络服务器、内容源等影响。
对于网民感觉上网速度达不到标定速率,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电信专家阚凯力分析称,在北联通、南电信这两个大网之内,访问速度一般可以保障,因为网内大部 分为光缆,“不用白不用”;新浪、百度、淘宝等大网站会在两个大网内均设置镜像网站,所以速度也会有保障;但如果某些网站只在一个网内设有服务器,另一张 网内的用户访问时可能就会比较慢。而在访问国外网站时,网民通常会感觉更慢,因为出国线路首先受到相关防火墙的制约,大量的过滤工作阻碍了网速;其次,海 底光缆到各国的访问速度也并不稳定。
官方回应
工信部:2015年底城市网速达到20M,农村达到4M
来自工信部的消息称,由于国内宽带多为ADSL或拨号的宽带,2012年工信部将推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推进3G和光纤宽带网络发展,扩大覆盖范围。
按照工信部的部署,到2015年末,城市家庭的带宽将达到20M,20M的带宽可以同时传送两部高清的电视。农村家庭争取能够达到4M的带宽,从明年开始要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加大投入,加大光纤网的建设,争取进入千家万户。
新闻链接
科学家创造每秒186GB超高网速
在2011年召开的“超级计算2011(SC11)”大会上,一个专家小组实现了在广域网络中双向每秒186GB的传输速度。这个数据相当于每天可以传输200万GB的信息量,也就是大约10万张蓝光DVD的容量。
这个科学家小组由高能物理学家,计算机专家和网络工程师组成。其成员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密歇根大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佛罗里达国际大学以及其他机构。他们曾经在2009年的时候创造了双向每秒119GB的世界纪录。
专家们表示,计划在未来让高速网络的速度稳定在40GB至100GB之间,因此将来的网络生活是非常令人期待的。《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