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iPhone平地一声惊雷打响后,此后两年微软的Windows Mobile连同Windows设计思想逐步被拖进了坟墓,微软一步跟不上,步步也跟不上,来不及出台应对方案之时,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风潮又来了,在两年两次“打击”下,三家公司应声倒地......他们分别是诺基亚,RIM和微软,前面俩哥们儿矢志不渝,抱着Symbian和Blackberry的大腿紧紧不放,最后还是很受伤,而微软则聪明许多,积极采取措施让“Windows Mobile”业务歇业,“重新装修”后打出“Windows Phone”的店名从头再来,但微软承受的压力也最大,因为受损的不光是移动业务,PC市场占有率也被iPad慢慢蚕食,如果这次变革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那么引以为豪的IT霸主地位就将拱手相让于Google或苹果了。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在这次改革中,重心还是放在移动产品上,这一次扮演救世主的就是Metro UI。实话说微软的技术功底不比谷歌和苹果差,再难以想象的技术难关,研究院的极客们也能work it out,差的不是技术而是创意和对用户需求的掌握,乔布斯赢就赢在了这两点上!而“Windows Mobile"太自大,没有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3寸的电阻屏上你非得让用户像操作Windows那样去使用手机,这简直是对用户体验的"强奸”。
话说这Metro UI在业界并不是神马新鲜玩意儿,Zune播放器才是他的处女秀,但事与愿违,迎来的不是掌声,而是臭鸡蛋,其实,并不是Metro UI哪不好,他只是在错误的时间登上了错误的舞台,真正施展才华的机会在2009年,那一年微软老总们被公司财报搞得焦头烂额之际,新的智能终端品牌怎么发展还没有眉目,鲍尔默急的都该上房了,这时微软品牌设计部总经理Albert Shum召集手下的精兵强到一起,讨论“Windows Phone”到底该以什么模样示人,大家的方案最后还是统一在了Metro上,因为他们相信,Metro是有价值的,用Albert 的话说就是"It's an ethos"(他是一种设计思潮)。
Metro 的设计灵感取自户外道路交通指示牌,大胆的单色背景,强烈的对比度,清晰的Segoe字体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Icons都是其中关键的设计元素, 设计小组负责人Bill Flora将这些元素引入进了Windows Phone,不光抛弃了传统的九宫格显示样式,也对原有的产品设计理念说了bye-bye,Bill Flora等人勇气可嘉,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对的,一味的跟风效仿,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美国用户不是傻子,他们知道山寨和原创的区别,苹果只有一个,微软也只有一个,保持本色很关键,自此Metro UI和Windows Phone为微软开辟了新的生活空间,虽然在它登入市场的头两年依然被喷不断,但看现在,风景独好,WP 7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Marketplace应用数量也在上涨,难怪引得诺基亚等部竞折腰...
那么在Windows Phone已站稳脚跟的Metro UI为何能够占领微软平板,电脑,家庭娱乐等其他产品的界面呢?Gartner工业科技领域调研总监Michael Gartenberg对此的解释是:“Metro大量的留白设计和醒目的icon看似与现在主流的iPhone式设计不搭调,但功能性十足,为日后的大屏幕手势操作等功能留下了良好的生长条件。而自去年就公布出来的Windows 8 开发预览版包含了适用于平板设备的Metro UI和用于传统Windows 界面,目的明确,就是借此机会让大众了解Metro,在未来必将流行的超级本上,平板绝对是Metro UI绽放自我的独有平台,而微软选择Metro也是一项明智的“赌博”。

(原Zune Music Player/Windows Media Center/Windows Phone设计主导者,微软创意总监Bill Flora,去年9月离开微软,创立TECTONIC,有趣的是当年Metro就是在他的Mac上设计出来的)

Windows 8开发预览版中Metro前卫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