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看起来就像是从我后脑勺长出来的一个天线,一直伸到我面前,”哈尔比森说,“我后脑装了一个芯片,能把光波转为声音,所以我就能听到颜色,不过不是通过耳朵,而是通过骨头。”
“因为不断有声音进来,所以刚开始我的头很疼,但过了5周以后,我的大脑适应了,然后我就能把音乐和真实的声音与颜色联系起来。”
哈尔比森出生于英国,在西班牙长大,在经过音乐、舞蹈和喜剧方面的训练后,16岁正式开始学习艺术。因为残疾问题,他对颜色和声音的关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直到2002年去英国一所大学学习后,他才能把这种想法变为现实。
大二的时候,哈尔比森上了一门关于感官延伸的人工智能课程。他和老师解释了自己的色盲问题,并说服老师为他制作了一个人工智能感官装置。为了能正确听懂各种颜色,哈尔比森必须记下不同频率的声音所代表的颜色,譬如说红色是最低频的声音。哈尔比森表示,这个装置完全改变了他对艺术的理解,因为在他的世界里,颜色和声音是同样的东西。(文/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