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日本冈山大学(Okayama University)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其中的五个颗粒发现,“丝川”小行星由曾经不断高速运行的微小陨石形成。这些微小的颗粒只有40微米大小,只有人类头发宽度的一半。
科学家对这些小行星微小颗粒在显微镜下进行了研究。嵌在颗粒中的微小陨石坑、断裂,甚至熔化的微小陨石都是这些样品的证据。这些微流星体必须在纳米尺度衡量,以解释陨石坑。更重要的是,研究表明,它们必定是以每秒3至6英里(每秒5至10公里)的速度移动,换句话说,时速为11000至22000英里(18000至36000千米)。研究人员说,嵌在这些尘埃颗粒的证据,再加上太阳风粒子的影响,被统称为“太空风化”。
小行星携带有关我们太阳系早期历史的关键信息,它们是行星物质积聚足够的质量形成真正的行星的中间阶段。因此,研究其微观尺度上的形成物可揭示这些原始的星体。原始表面样品不能在地球上的陨石中发现,因为其表面一层在进入地球大气层中被烧毁了。
但是你可以在纳米尺度上解释太空物质高速碰撞的影响吗?数百万到数十亿年里,这些太空岩石互相碰撞。虽然小行星碰撞的机率比较低,但在太阳系的演化史中,它发生的次数足以产生大量的碎片。这些碎片,就其性质而言,它们非常有活力,而且太空中没有大气减缓碎片向下落的速度,它们最终击中了其它太空岩石。虽然碰撞充满活力和具有破坏性,但这些太阳系的原始碎片的累积,最终“打造”了行星,因此,日本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最终创造了我们今天生活的太阳系的一个基本的机制。

科学家近日对小行星探测器带回的首个小行星矿物进行研究,发现了漂浮在太阳系周围的岩石的演变之谜
文/搜狐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