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6:02:18
Windows要怎么卖才能最赚钱?
发布日期:2006-11-17 13:38:45  稿源:
我们昨天已经得到了这项调查统计结果, 今天的任务是在这些结果上进行降价的可行性评估.
我们暂且认为当前得到的样本是可信的, 只有这样, 我们才有可能在前面的统计出结果基础上继续进行评估. 现在的统计结果显示, 最大收益是在300元这个价位时出现的, 同时已知当前Windows零售版的价格约为2000元. 两种情况下, 总收入额对比结果约为5.66 : 1. 当然, 微软在国内卖出的操作系统不仅有零售版, 还有OEM版、VOL版等等. 要把评估范围延伸到上面这1872人以外, 就不得不把这些因素也考虑进去. 在多数情况下, 组装一台同样配置的兼容机, 价格要比品牌机来得便宜. 平均算下来, 品牌机的硬件价格要高于兼容机. 但是唯独操作系统这一组件, 品牌机自带的OEM版本比零售产品更便宜, 现在的OEM版XP售价大约在600块左右.

这个评估要对比的是价格差异下的销售状况, 但是我们并不知道现在微软操作系统在国内的销售状况. 所以我们只能做一下假设, 当前零售市场的销售总额为A, OEM等的销售总额为B. 由于OEM版的销售与品牌机本身有关, 所以我们假设OEM版销售的拷贝份数不变. 但是, 在零售版价格降调低后, OEM版的价格也势必要调整, 我们也按300元来计算, 也就是原来600元的一半. 这样一来, 如果原来的总销售额为A+B的话, 现在就应该是5.66×A+0.5×B. 如果要提高销售额, 那么必须要使以下公式成立:

5.66×A+0.5×B > A+B
经过换算我们又得出:

A/B > 0.107

这是什么意思呢? 很简单, 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原本的零售市场销售额必须大于原有OEM系统销售额的10.7%. 只有这个前提成立的时候, 价格调整 (至少是用户期待下的调整) 在理论上才是可行的, 因为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时, 降价才有可能符合企业盈利的目的. 换句话说就是, 有利益才会有商业动机. 那么, 这个前提成立吗? 我不知道, 微软知道.

OK, 我们在纯理论上的估算可以到此为止了, 其他的情况这里就不一一细推了. 记住, 上面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一堆参考数字而已.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一直省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实际因素 -- 微软的全球统一价格策略. 而该策略又是一个不可能被忽略的问题, 这就是我在前面一再强调 "在中国" 这几个字的原因. 诚然, 微软可以在捆绑问题上对欧盟妥协, 但是在价格问题上, 我想地区的差异所带来的问题是难以估量的. 软件这种产品是可以通过网络流通的, 一旦在价格上形成了较大的地区差异, 要如何防止低价授权的扩散? 而且, 造成目前国内盗版泛滥的最大因素不正是经济上的地区性差异么?

我们所做的调查, 我想微软大概早就已经做过了, 否则也不会有Starter Edition这样的东西出现. 但是, 我们的用户愿意使用那种只能同时启动3个应用程序的Windows么?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这大概也是在中国我们始终看不到Starter Edition的原因吧. 微软比我们更清楚: 高端用户是不愿意使用低端产品的, 即使是在低端的价格下; 而且在中国, 很多高端用户也不可能用高端的价格购买高端的产品.


cnBeta In-House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6:02:18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