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芬顿邮报》的掌门人阿里安娜·赫芬顿说:“我们从创办之初就将编辑哲学拿来用于把数据与统计分析披上鲜活的血液,以生动的形式讲给读者听,并担任千百万美国人的耳目。这个奖项不仅是对大卫本人的鼓励,更说明了网络也能做出好新闻。”

伍德现年66岁,早年受雇于伊利诺伊州先锋报业,1977年赴内罗毕采访非洲动乱,先后供职于华盛顿星报、洛杉矶时报、纽豪斯新闻所、巴尔迪摩太阳报和AOL时政报道网站。2011年初,伍德加入《赫芬顿邮报》,并开始和总编Timothy O'Brien策划“战场之外”系列报道。这一报道视角独特,主要报道战场上负伤的退役士兵。
媒体观察家们认为普利策奖委员会授奖给《赫芬顿邮报》是数字出版机构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美国新闻学评论》编辑 Rem Rieder 说,这证明了新媒体不仅对初出茅庐的媒体新人有吸引力,而且同样给了媒体老兵一个发挥的舞台。
《赫芬顿邮报》趁着报业萧条,开始大量聘请著名记者,如 Dan Froomkin (华盛顿邮报), Howard Fineman (新闻周刊), 以及 Peter Goodman 和 O'Brien (纽约时报)。因此也有评论指出,这次普利策奖的授予还是反映了上述传统媒体对记者的培养有功,什么时候能颁奖给一位完全由新媒体培养的记者,才意味着在线新闻真正获得了学界的认可。
2010年4月13日,美国新闻网站ProPublica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这是网络媒体首次获得这一新闻大奖。
cnBeta编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