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0:15:34
液态金属揭秘
发布日期:2012-05-16 15:59:33  稿源:

新闻来源:《电脑报》
Discovery 液态金属还记得《终结者2》里那个大反派液态金属机器,身体呈液态状,中枪后,被子弹打穿的洞很快会被补平,可以随意变形。虽说是科幻电影,但现实世界的确存在液态金属,之所以最近被不断提及,是因为和苹果下半年要推出的iPhone5扯上关系。到底什么是液态金属?为什么会被苹果一眼相中呢?

液态金属突破传统 苹果买断使用权
 
耐磨抗腐自由变形     
苹果是2010年8月取得液态金属技术的独家使用授权,它是由锆、钛、镍、铜,还有其他材料混合,这些元素组成了一种抗损伤的独特材料,之所以称之为液 态,是因为低熔点。根据液态金属研发公司Liquidmetal介绍,这种新型材料拥有独特的非结晶分子结构,与传统金属的结晶结构截然不同。除了低熔点 的特色外,最大的优势在于熔融后塑形能力,由于其凝固过程的物理特性与普通金属完全不同,使它的铸造过程更加类似于塑料而不是金属,可以采用类似吹塑成型 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精度,而表面触摸起来就像液体一样顺滑。

目前已经应用液体金属技术的产品包括冬奥会冠军使用的HEAD滑雪板、OMEGA手表等。如果你是iPhone4S的用户,那么你肯定见过这种液体金属, 因为SIM卡槽捅针就是用这种材质制作的。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试试将它放在地上打磨,不会留下任何划痕,磁铁也无法将它吸住,要想将它撇变形更是难上加 难。如果用这种材质制造手机外壳,将会更加轻薄,虽然坚硬程度和不锈钢一样,可摸起来却不像金属那样冰冷,还具有很强的耐用性和抗腐蚀性,简直就是金属和 塑料材质的完美结合。



iPhone4S的SIM卡槽捅针就是采用液态金属
之所以大家会将液态金属和iPhone5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它的革命性和突破性与苹果的基因非常吻合。要知道iPhone的外形和后盖材质已经连续两代没 有变化,要知道两年时间对于一个标榜时尚的电子消费品来说是非常长的时间,下一代产品肯定会对外形动大手术,而采用全新材质是鹤立鸡群的好方法。虽然会因 此导致成本大幅提升,但追求完美的苹果不会在乎,可以避免天线门悲剧的再度发生,强度也会大大优于iPhone4S现有的强化玻璃,终于可以放心的“裸 奔”了。


传闻下一代iPhone5将采用液态金属
 
外壳材质的进化
手机的外壳是保护机体最直接的方式,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手机重量、美观等重要因素。记得在iPhone发布第一代的时候,金属材质的后盖为它招来了不少 人气。从iPhone 3G开始,塑料取代金属,挥之不去的划痕问题被果粉吐槽,而 iPhone4 改用玻璃材料,更是被戴上了易碎品的帽子。



玻璃材质外壳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
其实一直以来,厂商都在寻找手机外壳的最佳材质,寻求各方平衡。多在低端手机中采用的塑料材质,具有极好的稳定性,容易加工,成本低,不过它的缺点非常突 出,就是手感差,导热性能一般,不利于散热,而且不环保。金属材质相对于工程塑料来说,在抗压及手感上都有不错的表现,视觉上容易提升手机档次,但成本偏 高,表面容易留下指纹和划痕,屏蔽信号让不少用户头疼。随着大屏幕智能手机的流行,玻璃材质被引入,不少厂商在宣传中称“强度超过塑料20倍,硬度超过塑 料30倍,超耐久,与玻璃直升机以及高速列车所用的玻璃一样”,但只要落地,照样粉碎,更壳成本非常高。凯芙拉纤维是摩托罗拉不久前才使用的,它手感舒 适,不用担心指纹问题,最大的好处是强度高,韧性好,容易加工,主要用于军事用途,如防弹背心、装甲车,只是偏高成本,所以很难普及。


过高的成本,决定了凯芙拉纤维只能用在高端手机上
 
编后:手机的升级换代不仅仅涉及内部硬件,做好表面文章同样不容易。任何机身体积、重量的变化,其实都暗藏玄机。就拿液态金属来说,它让我们对iPhone5的外形有了更多大胆的遐想,因为这种神奇的材料,允许设计师天马行空。

   本篇文章出自《电脑报》2012年第19期(2012年05月14日出版)平板数码周刊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0:15:34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