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原创文章
树大招风的京东商城 刘强东,B2C界明显人物,新浪微博粉丝数130万,而卜广齐?相信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人名,作为易迅网的首席执行官,卜广齐一直把务实2字作为自己的企业经营之道。
迷失的卓越Joyo
1999年,当金山软件开始试水中文下载站的时候,雷军肯定没有预料到今日的B2C现状。这个中文下载站就是之后的卓越网,中国第一批的B2C网站。
2000年,卓越网正式涉水零售业,同时关停所有下载业务,引进联想的商业投资,现在的小米手机CEO雷军任职卓越网首席执行官,并宣布从金山软件中分拆出来。当时卓越的口号是“只做精,不做全”。
业务领域也主要以图书和音像制品为主。
2000年中国的B2C产品仅仅处于萌芽阶段,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卓越发展速度非常一般,然而仅仅在3年之后,卓越放弃了一开始坚持的信念“只做精,不做全”,开始引入日用品的零售。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卓越网开始实现盈利。
后悔的雷军
似乎很多人做网站就是希望能卖个好价钱,当卓越网在04年被以7500万美元出售给亚马逊后的第6年,中国电子商务网站迎来了井喷式发展,7500万美元,以现在的眼光看来,价码低了。
时至今日,亚马逊依然不温不火,其企业文化及主页设计在很多人看来并不很适应中国人的要求,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亚马逊搜索需要的商品和下订单时都有一种很莫名的感觉。而亚马逊引以为豪的图书销售也受到了来至当当和京东的双面夹击。亚马逊的下一步工作应是努力适应中国人的需求而不是特立独行。
强势的京东
04年,在中关村经营实体店的刘强东坐不住了,可能是受了亚马逊收购卓越的影响,他想,为什么自己不也做一个B2C试试看?于是,中国B2C的顶端商城京东商城就这么诞生了。
与亚马逊中国和易讯的自我经营不同,京东从一开始就喜欢引进资金,一个敢于搏一把的人--刘强东
迄今为止,京东已经获得超过16亿美金的投入,这无疑给本就快速成长中的京东又加了一把火。有了巨额资金的支持,京东在产品规模,物流覆盖,宣传引向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处于金字塔顶端就意味着要承受更强烈的风暴,2011年,很多企业纷纷觉醒,如苏宁易购,国美商城,库巴纷纷加大了对B2C的投资,在宣传方面大有盖过京东之势,并把京东作为第一目标。
到了今天,京东的压力已经非常巨大,即便不愁订单,但是后起之秀们毫无疑问的从京东的餐桌上抢走了很多蛋糕。由于规模化的分销渠道以及市场的剧烈竞争,京东的价格优势也以不复存在,京东现在急于打一张差异化的底牌,但是如何在同质化严重的B2C市场寻找差异化?这是京东目前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偷偷的进村,打枪的不要,易讯icson
卜广齐太低调了,低调到让人忘了B2C界还有这么个人物。在维基百科上,是没有易讯和卜广齐这两个词条的。
01年,卜广齐加入新蛋,作为外企来说,新蛋当时加上卜广齐一共才3个员工,可以这么说,一个董事长加总经理再加一个财务官,这就是新蛋中国的雏形。
06年,卜广齐辞掉了在新蛋的职位,筹资50万元创办了易讯网。相对于当当的图书,一号店的食品,易讯走出了另一条道路,那就是速度,在魔都购买过易讯东西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速度。但是这种速度很难复制扩展,这种速度需要大量的人员与仓储支持才可以达到。
有次到帝都,和朋友谈起易讯,朋友表示易讯是什么?在帝都从来没有听说过。我只能愕然,但是之后又释然了,易讯很高明,立足上海本土,把在上海的优势建立起来,同时在北京开始分站,但不作为主要赢利点。可以这么说,易讯不希望自己做成行业第一,因为第一又能带来什么呢?在B2C大潮中,易讯的差异化底牌是区域化,立足于华东地区,保持优势的送货速度和优质的用户口碑。
11年,腾讯的资金注入易讯网,之后在上海的出租车,地铁,公交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见易讯的广告,广告语就是“上午买,下午到”。腾讯投资易迅网的目的似乎是希望收购易讯网,但是在我看来,以卜广齐的个性也就是让腾讯出点份子钱,想让他出售易讯是绝对不可能的,B2C在中国的前景有多大相信每个人都清楚的知道。
第二笔腾讯的资金即将注入,易讯会打出什么样的底牌?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