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0日,古城西安上演了一场甜蜜的接吻大赛,多对情侣夫妻踊跃参加。比赛在保持接吻姿势的前提下,难度逐渐加大,划定的圈内从两人四脚逐渐减少到一只脚,参赛选手各出奇招,争取赢得比赛更要秀出幸福。图为两人需有两只脚腾空的环节。阿琳娜 摄
网友Guo-WM便在微博上写道:“百年人生太短暂,诺亚方舟太遥远,漫步爱情路缠绵,一生一世犹嫌短。今天是520,我爱你,亚亚!”。除了5月20日“网络情人节”外,由数字谐音而衍生的节日还有很多。因谐音“就要爱”,9月12日被称为“示爱节”,以鼓励暗恋者大胆说出心中爱意;谐音“就要分”,9月13日也被定为“分手节”;3月4日、7月8日也因单字与“颠三倒四”、“乱七八糟”谐音,而被统称为“迷糊节”。
在中国内地,按照字形进行组合也是网友命名“网络数字节”的一种方式。10月10日的“萌节”便由此而生。“萌”在漫画里寓意可爱,用于对乖巧女生的称赞,刚好“萌”的字形正好可以拆分为“十月十日”,由此成为小女生的节日。与其类似,为可爱女生而推出的节日还有“萝莉节”,由于萝莉英语拼写为“loli”,同阿拉伯数字10和11非常相似,因此10月11日便被命名为“萝莉节”。
此外,数字象形也是命名“网络数字节”的凭证,最著名的便是11月11日、1月11日“光棍节”,其缘于数字“1”形似光滑的棍子,而”光棍“在中文有单身的意思;还有8月18日“八卦节”,便取自与“扒一扒别人的八卦”之意,每年此时,网友都会发挥“生活无处不八卦”的精神娱乐大众。
在这些“网络数字节”里,不少年轻人会举行主题派对、朋友聚餐等活动,而不少都市年轻人还选择在“光棍节”、“网络情人节”等特别节日里举办婚礼,迈入人生下一阶段。
“网络数字节”也是不少商家的“节日盛宴”。重庆北辰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光棍节”时,重庆各大旅行社都会争相推出“单身游”、“邂逅游”线路,而在“网络情人节”时,则会推出相应“浪漫”线路。
利用已有节日寻找生意噱头,已成当前商家常态化运作手法,还有商家突发奇想自创“网络数字节”以营销生意。今年3月14日,内地一生产蛋黄派的商家便根据圆周率“π”(谐音“派”)为“3.14”自创“派节”,提倡向好友派发友谊、幸福等,引发购买狂潮,导致该品牌的蛋黄派一度断货。
记者发现,“网络数字节”的参与者多以职场青年和大学生为主。社会学家杨建华表示,这些“节日”体现了新时代中国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种特殊的节日文化极大展示了“草根智慧”,成为城市生活的解压通道。
“相比中国传统节日及西方洋节日,‘网络数字节’不再局限于程序和仪式,变得更具开放性和互动参与性。” 杨建华认为,这也是当代中国人对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诉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