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2:51:12
本本也能视网膜显示?
发布日期:2012-05-22 11:26:00  稿源:

新闻来源:《电脑报》
自从苹果iPhone采用了一种新兴的显示技术——视网膜显示(Retina Display),在液晶屏上看到类似纸张印刷质量的高精度显示技术就成为关注焦点。随着New iPad以2048×1536分辨率步入视网膜显示时代之后,不断传言新的15英寸MacBook Pro也将采用视网膜显示技术,所以,让笔记本达到高清晰显示效果也成为人们的期待。难道,现在的笔记本真的out了?视网膜显示,为什么没有出现在笔记本上?未来的笔记本,将引入视网膜显示这个概念吗?笔记本视的高清显示,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本本能达到视网膜要求吗

知识点:视网膜显示其实和距离有关

       实际上,笔记本的分辨率正在快速提升,如华硕最近发布的ZenBook Prime UX21,11.6英寸的IPS Full HD屏幕,屏幕分辨率就达到了1920×1080。而这样的高分辨率屏幕,算得上视网膜显示屏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弄明白什么是视网膜显示。

       通俗地说,就是显示屏像素点小于人体视网膜所能感知的像素点,苹果一次次告诉我们,像素密度达到300ppi(像素/英寸),就达到了视网膜显示的要 求。依据是什么?人体研究报告中提到,对于健康的眼球,在30.5cm距离观看时,像素密度要达到287ppi,这就是人眼视觉的极限。也就是 说,300ppi的像素密度能够在30cm左右实现视网膜显示。这其实告诉我们,视网膜显示,不仅和屏幕的像素密度有关,还与人眼与屏幕的距离有关,就好 比我们在离平板电视四五米远时,无法看清像素密度仅有50ppi的平板电视上的像素。

       因此,300ppi是小屏幕手机实现视网膜显示的标准,说起来,New iPad的像素密度仅有264ppi,不足300ppi,但考虑到平板的平均使用距离大于手机,所以依旧能够被称之为视网膜显示。而对于笔记本,会有人把 眼睛贴近到离笔记本屏幕仅有30cm的地方吗?相信不会的,正常观看距离往往是45cm~60cm之间,也就是说,像素密度在150~225ppi就可以 实现视网膜显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华硕Zenbook Prime ux21的190ppi,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也已经达到视网膜显示的要求了。

       使用Full HD屏幕的Zenbook Prime UX21 
       图:使用Full HD屏幕的Zenbook Prime UX21提高了显示精度

       iPad 3(New iPad)的像素密度比iPad2高出一倍 
       图:iPad 3(New iPad)的像素密度比iPad2高出一倍,达到了人体视网膜的极限

显卡、软件给力才能造福笔记本

知识点:屏幕分辨率提升必须依托强大性能

       显卡要支持高分辨率显示,这个难度并不高,可想要在高分辨率情况下依旧保持强劲的性能,这就有难度了。毕竟,随着分辨率的提高,显卡所处理的信号也大 幅度增多。在这种情况下,笔记本要引入高分辨率的视网膜显示屏,无疑要考虑显卡是否能够满足笔记本的基本任务。实际上,超极本在SNB时代坚持 1366×768或1600×900的分辨率,而在IVB平台推出伊始就出现Full HD 屏,与IVB平台显卡性能增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New iPad在硬件综合性能上逊色于笔记本,为什么可以率先使用高分辨率的视网膜屏呢?其实这与系统平台有一定关系。PC平台的程序更复杂,尤其是游戏,对于 显卡的性能要求近乎苛刻;而iOS平台并不存在硬件分化的问题,其程序是为iPad的特定硬件定制和优化,通过减少3D复杂度和真实度等,降低显卡处理复 杂性。这样,即便是性能不高的显卡,也能够满足高分辨率屏幕的需求。

       软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视网膜显示屏在笔记本上的应用,不过随着微软宣布在Win8中增加缩放技术,增强对视网膜显示屏的支持,相信在未来也将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视网膜显示屏入驻笔记本,可能性大大增加。

       戴尔XPS 15 
       图:强劲显卡、Full HD显示屏,让戴尔XPS 15这类高端本获得了不错的图像显示效果和3D运行流畅性

       微软在Win8中使用智能缩放技术 
       图:微软在Win8中使用智能缩放技术,加强对视网膜屏的支持

要普及,还要落实续航问题

知识点:视网膜分辨率屏耗电大幅提升

       CPU功耗的降低,让困扰笔记本已久的续航时间得到了缓解,但如果笔记本装备了视网膜屏,也许续航又成为大问题了。视网膜屏幕为什么会很耗电?这是由于随 着屏幕分辨率的增加,屏幕内的液晶、导线部分的体积也随之增加,而这些部分是不透光的,这就阻碍了光线的传输,同时,视网膜屏为了进一步体现色彩优势,会 采用颜色更深的滤光片,光线在穿透滤光片时的损耗将更大。要保证亮度,背光灯亮度必须成倍增加,这也就是New iPad屏幕功率比iPad 2大的原因。

       而视网膜显示屏耗电大这一缺点,在笔记本上将被放大,因为笔记本屏幕尺寸更大,即便是13.3英寸的小屏幕笔记本,其460平方厘米的显示面积也将是 9.7英寸New iPad的1.6倍。以此推论,屏幕功耗在峰值将达到12.5W,而正常使用下的功耗也达到8W。因此,笔记本要想正常使用视网膜显示屏,必须加大电池容 量,另外开发一些列降低屏幕功耗的全新技术。
   
       超极本 
       图:超极本的续航能力普遍比传统本强,引入视网膜屏的可行性较大

       iPad2与New iPad屏幕不同亮度下功耗对比 
       图:iPad2与New iPad屏幕不同亮度下功耗对比

价格是视网膜屏的障碍

知识点:技术要想普及,都得和荷包商量

       显卡有进步,软件支持度在改善,难道,耗电问题就注定了视网膜屏无法进入笔记本市场?实际上,视网膜屏并非不能实现低功耗,拿个最成熟的例子来 说,iPhone 4S的视网膜屏由于使用了低温多晶硅技术,因此,其像素排列更整齐,同时,遮挡光线的驱动电路,走向等黑道更少,这样,屏幕的开口率将会显著提高,获得同 等亮度所需要的背光功率,将远小于使用非晶硅的New iPad。而夏普的IGZO氧化铟镓锌TFT在节能上更具优势,由于IGZO-TFT自身是透明的,同时,可以省去像素点周围的黑框,这样,其生产的视网 膜显示屏的开口率甚至要高于穿透普通分辨率的显示屏,这样,更能起到节能效果。

       实际上,东芝、索尼等品牌曾经在小屏幕笔记本上使用了低温多晶硅屏幕,如11英寸的索尼TZ 13就是典范。尽管其在显示效果,节能和亮度等方面,均有不错的表现,但价格较之同配置笔记本高出不少,这直接导致了其市场失利。要知道,当时使用的还只 是低分辨率屏,如果使用高分辨率视网膜屏的话,其价格还可能成倍上升。低成品率和高价格,限制了高分辨率低温多晶硅屏在笔记本上的应用。

       因此,要在笔记本上使用耗电低的视网膜液晶屏,还需要低温多晶硅液晶屏进一步成熟或是IGZO屏的迅速崛起。

       早期的索尼TZ13 
       图:早期的索尼TZ13使用了更节能的低温多晶硅屏幕

       夏普IGZO液晶屏结构示意图 
       图:夏普IGZO液晶屏结构示意图

总结:视网膜笔记本,期待产业革命

       尽管依靠使用Full HD屏,华硕UX21等小屏幕笔记本勉强算进入了视网膜时代,但很显然,即便是现在笔记本的高分辨率1920×1080屏,也无法引领笔记本走向视网膜时 代,毕竟,随着笔记本屏幕的增大,其像素密度将会下降,从而无法满足视网膜像素密度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笔记本想全面跨进视网膜时代,还需要提高分辨率, 而这,就要求软硬件厂家,尤其是屏幕生产厂家推动一场产业革命,在保证现实效果的同时,更需要降低成本,这样才能实现全民视网膜显示。

       其实,从集成显卡性能的提升、Win8宣布支持缩放功能、IGZO屏开始进入市场,我们可以看到,这场产业革命已拉开帷幕,但产业化进程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在产品端引发变革,在两三年内应该可以感受到视网膜显示在笔记本上的震撼力。

 本篇文章出自《电脑报》2012年第20期(2012年05月21日出版)笔记本整机周刊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2:51:12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