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8:29:10
苹果生产线回转美国 没那么简单
发布日期:2012-06-01 07:54:20  稿源:
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执行官在科技博客 D: All Things Digital 会议中,提出了希望苹果产品零件甚至组装转回美国的议题,引起热烈讨论。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事情并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纽约时报》今年 1 月的报道指出,海外劳动力便宜只是其中原因之一;与美国本土相比较,海外工厂规模 比较庞大、劳动力比较灵活弹性、比较刻苦耐劳,甚至产业技术都比较高级。如此一来,美国制造对制造商来说还有什么吸引力可言吗?
劳动力利益和商业利益两者的微妙平衡,在面临现实考虑时,永远是后者占上风。这也就是为何苹果在美国的员工享受相对良好的福利,而中国同事却挤在狭窄的宿舍中,甚至夜里还要被叫起来加班,有时候还要连续 12 个小时的工作,这一切或许只是因为美国加州在最后一分钟传来修改设计的指令。

这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作方式,美国人必定无法忍受。

苛刻的工作条件,美国人不愿做,国外一堆人等着,只要这种现象不变,外包就必然存在。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企业得用尽每个优势,才有胜利的可能。只要有更廉价的替代方案,哪有不采用的道理。

但倒也不必斩钉截铁的说事情一定没有?旋的余地。通用CEO Jeff Immelt 曾说,美国企业沉沦十几年,终于努力振作,现在已经更有竞争力。虽然薪资还是很高,不过技术、弹性和速度都急起直追。

然而核心关键在于,美国真的想要牺牲人权和生活品质,以换取跟中国竞争的契机吗?制造业是美国经济强大的驱策来源之一,并非全部。究竟创意经济的概念怎么了?(答案:我们领悟,我们无法单靠创意决胜,还是得付出点艰苦劳动的。)

苹果时不时成为标靶,主因是因为它是美国低迷经济的一盏耀眼明灯,它的产品零件在全球各个角落生产。美国制造是很诱人的口号,不过对一个跨国企业而言,却是相当天真且复杂的策略。只要国家彼此之间竞逐商业利益,企业没有不跟从的道理。

就算大众再怎么不满,提姆•库克当然无法抵挡这股潮流。苹果唯一需要作的事情就是确保供应链合作伙伴遵守当地法律。

如果希望苹果留在本地制造,就不能只施压提姆•库克,而应对三星、戴尔、惠普和索尼一视同仁,另外这些公司海外生产基地所属的政府、以及每家供应链都需受到相同检验。

美国制造业环境的弹性、速度与规模改善中,而因经济低迷,工资也逐渐下滑。那么问题只剩一个─技术。虽然美国也不是没有制造业基地,但那并非为了电子产品而存在,如果美国想要得到中国的合约,它就必须打造一个超越深圳的枢纽。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8:29:10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