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寸Macbook Pro
- 称重:4.5 磅
- 源于2003年发布的12寸Powerbook G4
- 2006年采用Intel处理器,发布13寸聚碳酸酯材质的Macbook
- 2008年发布铝制一体式Macbook并取消了火线端口
- 2009年重新添加了火线800端口+SD卡插槽,并改名Macbook Pro。
- 此后,外观设计基本保持一致,除了处理器和集成显卡稍有变动。
- 2012年开始采用Intel最新Ivy Bridge(常青藤芯片)+HD4000集成显卡。
13寸Macbook Air
- 称重2.96磅
- 2008年首次发布,以轻便著称
- 2010年曾发布了11寸次轻量级选手Macbook Air
- 2011年前一直坚持小外形+低功耗,采用酷睿双核处理器
- 2011年后期改用低功耗 ULV Sandy Bridge处理器
- 最新的Air采用Intel超低电压常青藤处理器+HD4000集成显卡,处理器时钟速度比Pro稍慢。
回合一:CPU
Pro采用2.5GHz 双核 Intel Core i5 处理器、睿频加速可达3.1GZ、3MB L3缓存。
Air 因为超低功耗的原因,1.8 GHz 双核 Intel Core i5 处理器、睿频加速可达2.8 GZ、3MB L3缓存。
- 结果:Pro胜。
回合二:GPU
二者都采用Intel Core i5 处理器+HD4000 GPUs。
- 结果:平手
回合三:RAM
二者都是4GB,都只能满足基本需求。
- 结果:平手
回合4:硬盘
Air采用的是苹果自诩比5400 RPM普通硬盘快4倍的苹果固态硬盘,但普通版128GB的内存只够基本的用途,一般用户需要额外掏钱去买硬盘。
Pro用的是另一种苹果狭小旋转类型的硬盘(你也可选SDD固态硬盘),普通版500GB。
- 结果:Pro胜
回合5:显示器
Air 采用1440*900分辨率、LED背光灯、屏幕很炫。
Pro采用1280*800分辨率、但比Air有更广的色域和动态范围,普通应用不会比Air好,但遇上色彩丰富的图片、视频等,优势明显。
主要靠用户个更青睐细腻的分辨率还是色彩的显示效果。
- 结果:平手
回合6:接口
最新Air配置高速Thunderbolt接口,两个3.0接口、音频接口、重新设计的MagSafe 2充电接口、SD 插槽。
Pro:除了以上接口,Pro另外还有火线800接口、两个千兆位以太网接口和老式充电接口。 那么旅行的时候就不用额外买一个充电适配器了。
- 结果:Pro 胜
回合7:光驱
Pro目前还有双层DVD 8x 速度光驱,同时支持CD播放。而Air已经没有光驱了。
- 结果:Pro 胜
回合8:称重
笔记本在功能基本相同的前提下,自然是越轻越好。Air 2.96比 Pro 4.5磅,Air 完胜。
- 结果:Air胜
回合9:电池续航
Air有50Whr的电池续航时间(约7小时),Pro 为63.5Whr的电池续航时间。
但是因为Air采用超低电压的处理器,两者在无线Web测试下都能达到7小时续航时间,当时屏幕保持半亮、开启WiFi、搜索Internet。普通用户用一天是没问题的。
- 结果:平手
回合10:升级空间
Pro和Air在FacetTime HD 摄像头、音频接口、背光键盘、触摸屏上不相上下,所以我们把目光放到硬件升级上来。
Pro的睿频加速最高可以升级到3.6Ghz(Air最高3.2Ghz),内存可以增加到8GB(Air也可增加大8GB),你可以自由选择安装普通硬盘还是苹果自己的固态硬盘,硬盘可增加到1TB(Air最高可增至SDD512GB)。
Air的DRAM 芯片是直接焊到主板上的(Pro用的标准的SO – DIMM插槽);Air只支持苹果自己的SDD固态硬盘,Pro支持固态硬盘和普通硬盘;Air主要依靠定制SDD模块,Pro支持任何标准Sata驱动器。所以几年后,你可以升级Pro到更好的配置,但Air就不行了。
- 结果:Pro胜
最后我们总结出Pro在CPU、硬盘、接口、光驱、升级空间5各方面胜出,Air 在重量上优势明显,其它的4方面打成平手,所以要决定买哪款Macbook很好判断了。
只是要记得,根据以往经验,如果你做的工作包含大量视觉要求,Air的高分辨率并不能弥补其色彩饱和度的限制。所以买的时候多从自身实际出发,就会后悔少一点。
文/雷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