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avnpc
Wakoopa在2006年横空出世,吸引了一批爱折腾软件的用户入驻,Wakoopa自己的口号是build the ‘lastFM for software’,也曾经被惊呼为“软件界的豆瓣”。但是在5年后的6月15日,Wakoopa宣布即将关闭Wakoopa Social服务。Wakoopa在2006年横空出世,吸引了一批爱折腾软件的用户入驻,Wakoopa自己的口号是build the ‘lastFM for software’,也曾经被惊呼为“软件界的豆瓣”。
Wakoopa的主要服务包括一个客户端(Windows和Linux平台)和一个社交网站Wakoopa Social。客户端会记录用户所有使用过的软件,网站则可以根据用户的软件使用状况推荐类似的软件,统计使用习惯,使用时间等等。
私以为基于软件的社交网络是一个不错的商业模式,现在如春笋般大量涌现的应用程序商店,种类繁多的应用管家,都使得没有经验的用户一不小心就被淹没 在大量的广告推广信息当中。而基于社交网络的软件推荐,会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人情味。就像蘑菇街美丽说这样的购物社区一样,朋友/达人的意见比冷冰冰的数 据信息更容易让人接受。
但是在5年后的6月15日,Wakoopa宣布即将关闭Wakoopa Social服务,具体日程为
笔者作为一个使用Wakoopa超过4年的老用户,看到这样的结局实在是感到非常遗憾,但另一方面却又不觉得意外,在笔者看来有三个主要原因导致了Wakoopa的倒下:
一、Wakoopa作为一个社交网络,其社交功能却极为单薄,官方从来没有引导过社区的发展,也从来没有举办过什么社区活动,指望靠用户的自觉让社区运营起来,是绝对不可能的。
二、Wakoopa拥有海量的用户数据,所有数据都包含了用户的软件使用习惯,本来应该是非常宝贵的数据。但是显然Wakoopa没有很好的将这些 数据兑换为发展的资金,虽然Wakoopa官网上有数据挖掘及出售的服务,但显然门庭冷清,否则也不会关闭服务了。这在笔者看来是最难以理解的部分,几乎 所有的软件公司都需要用户的软件使用习惯,这是毫无疑问的。比如我是诺顿杀毒的销售,如果能告诉我哪些用户最近刚刚更换了杀毒软件,想这批用户有目的的投 放广告或者推销,软件销售会变的更有有针对性。同理如果协助软件公司对软件的核心用户以及弃用者做商业调查,也会得到非常好的效果。空有宝山却没有将其变 现的能力,大概Wakoopa也像运营社区一样等待软件公司自己上门吧。
三、Wakoopa放弃了智能手机平台,iPhone和Android大潮来临之时,很多公司抢滩登录,比如以分享推荐Android App为主的AppBrain早已风生水起,Wakoopa却没有理会社区内加入Mobile支持的呼声,放弃了自己沉淀多年的优势,也让很多老用户非常 失望。
基于种种原因,Wakoopa最终走到了尽头,可能此时分析成败得失都为时已晚,希望下一个Wakoopa能吸取前车之鉴。
谨纪念笔者的Wakoopa Level: Overlord with 6291 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