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iPad超高分辨率新MBP即将上市
着对于投影界而言的压力可想而知:
A,无论家用影院还是工程影院,画面大的优势,被分辨率的劣势所压倒;
B,严重打击个人消费者的信心,同时严重影响电影观众的潜在消费冲动;
C,最尴尬的问题,投影方面的4K、8K技术早已问世,但是不去全面推广,反倒让苹果的个人消费产品抢尽风头。
4K分辨率比较
与显示技术大厂相比,苹果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一无技术,二无生产线,但是苹果依然可以凭借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分辨率高清进化战。面对如此现状,显示大厂都在琢磨什么?
4K分辨率比较
在大屏显示领域,技术大厂之所以不思进取,为何?难道大家都跟钱有仇?难道大家都惧怕了苹果的盛气凌人的势头?难道有难言之隐?或许有些地方,厂商在宣传电影不需要比1080p更高的分辨率,然而喜欢看电影的朋友都知道电影的效果与分辨率有直接关系,分辨率越高,画面自然更加细腻。
IMAX影院应用
其实一切只是只是借口,由于现阶段电影技术所限,传统电影设备,即胶片机最高仅支持4K,处理出2K尚可,原片播放有一定难度。随着仅年来数字摄影机的普及,影片制作商,开始批量采购4K数字摄像机,依然是很难满足4K播放的要求。
8K摄像机3D摄像机
单纯的数字摄像机的升级,任何厂商都可以接受,但是4K到8K的转变,所牵动的其他设备的巨额投入,是影视制作公司所“吝啬”的。由于现阶段市场不景气,消费者能力有限,加之电影界的运营水平低下,上万部、所谓的、大腕云集的、史诗般的“大片”都收不回投入成本。
3D阿凡达
对于电影公司,像《阿凡达》、《变形金刚》系列、《星球大战》系列、《魔戒》系列、《蜘蛛侠》系列、《暮光之城》系列等仅是屈指可数的、可欲而不可求的杰作。
3D版怪物史莱克
3D版好莱坞电影,出了几部经典大作,但是更多的是鱼目混珠的、滥竽充数的、只有字幕是3D的伪3D大片。虽然是伪3D,但是对于电影公司而言,是投入少、噱头亮、最容易骗观众的票房利器。
ZOL观点:
在这些电影利益的趋势下,不推8K,甚至不推4K,成为了一种堂而皇之的、慢半拍的借口。然而,现实中,投影界普及4K机型的速度何止慢半拍,已经满了一拍。至于8K,一直都是理论阶段,实验阶段,几乎就没有打算推广的计划。为何会有这种怪现象?
索尼的4K机型
这一切,都要从大屏的核心利益说起。在超大屏的显示领域,以投影厂商为例,厂商大致可分为4大流派:技术流、工程流、出货流和跟风流。
德州仪器的4K芯片
以德州仪器为代表的技术厂商,由于在此领域比Intel更加强势,4K的芯片已经帮大家赚的盆满钵满,根本就不屑于发展8K现实技术。
奥运会的投影应用
而工程领域的代表,巴可、科视等占有亮垄断地位,各大展会、运动会、建筑投影、IMAX影院等,只有这几家参与竞争。相对而言,竞争很平和,利润高,也是赚的流油,没有工夫去推动更高的技术。
教育应用
还有一大类,可以笼统称之为出货量为主,品牌、产品、技术、实力、历史、文化等都是第二位,只要拥有行业采购大单,赚钱和生存才是大事情。这些厂商 很多,商教应用的出货量巨大,是投影界的主力,相对而言话语权较低。不太重视家用高清领域,在工程高清领域没有机会,随着时间发展,在技术创新方面比较保 守。
还有更多的小品牌、近乎于杂牌的品牌,也在销售投影机,连量产都没有,自然谈不上技术研发与创新。多数都属于大品牌,旗下的或控股的子公司,在投影界观望,临时性的推出几款产品;在投影界的小范畴内,只能算非主流品牌。
ZOL观点:
生存是根本,研发技术只是辅助,高清不高清无所谓。大家都不重视,小家无能为力,慢一拍,就是现实。很多地方,在讲投影不需要高清,因为4K只需要4个1080p即可,8K只需要16个1080p的投影即可。但是这些额外的拼接费用、管理、监控只会让问题复杂化。ZOL认为,4K、8K都将到来,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苹果是否能成为新的意见领袖,我们将拭目以待。
文/Z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