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5:36:03
别闹了微软 磁贴不是这样搞的!
发布日期:2012-06-22 13:02:13  稿源:

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今天凌晨微软发布的Windows Phone 8了。相比前两天某水果公司新版Mackbook Pro 的发布引来掌声一片,WP8却惹得各种吐槽此起彼伏,不胜唏嘘。 问题多了反而容易让人进入 “债多不愁,虱子多了不咬”的状态,那么,我们就一条一条地说吧。今天说说磁贴(Tile)。

问题多了反而容易让人进入 “债多不愁,虱子多了不咬”的状态,那么,我们就一条一条地说吧。今天说说磁贴(Tile)。

耶稣基督,别闹了,磁贴不是酱紫搞的!

1. 大小磁贴混搭让用户更累

大磁贴,小磁贴,大小磁贴塞满屏。多好看呀,这叫个性化,怎么会累呢?粉丝们如是说……。Oh Yeah?果真如此么?先说说个性化吧。个性化是指在普适的标准里提供相对的可配置性。例如各操作系统的换肤功能,就是个性化的好例子:边框的颜色,背景 图,图标的风格等,都可以拿来做文章,但没人会把图标的大小弄得乱七八糟。同样的形状和大小,是在暗示人们这些图标属于同一级别,而微软今天开始要挑战这 一自然规律了。我听见有人反驳说“尺寸大小是为了突出偏好性”。好吧,让我告诉你,WP7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它把大图标(磁贴)放到首页,把小图标 (App Icon)列举在首页旁边的页面。懂什么叫上下文么,在同一个上下文当中,尺寸不一的图标带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乱”!

让我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解释一下这“大小磁贴”究竟是为何让用户感觉更累的:

用户在图形阵列中识别一个目标,就需要进行一次相当复杂的运算(不要因为你每天都在进行这一过程就认为这是简单的过程,它实际上是调用了你N根眼球肌肉和N个脑细胞共同协作才完成的)。

好了,当我们通过一次复杂的计算而成功找到一块目标区域,试图点击的时候,微软告诉你说:“别急呀,还有一步哪”!

论概率,每次寻找一个图标时造成“冗余运算”的机会是50%。但闹心事儿还没完。由于图标大小的不同,用户在每次点击图标之前,其实还要再做一次“运算”,用以引导手指落在正确的目标区域里。而在统一尺寸的上下文中,这一运算就省了。

平均下来,每次点击图标要进行2.5次运算(其实运算本身的复杂度有区别,但为了方便问题描述,在此粗化其粒度)。相比以往的体验(平均1次运算) 要麻烦不止一倍以上。小差别而已?想想你一天点击多少次图标,一周,一个月,一年呢?又有人说了,我会养成习惯的,习惯了就好了。这样说的朋友,其实是没 有听懂我在说什么,上述三种“运算”之所以是运算,就是因为它不能够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习惯),才需要大脑的计算来辅助引导的。

2. 留白啊留白

人机交互大师Jako Nielsen 非常强调留白(Margin)的作用。留白用得恰到好处,不仅在排版界面上给人以“可呼吸余地”,还能引导用户根据留白的宽窄,对齐等因素去识别内容的边 界与逻辑关系。就连Windows 8 的UX Guideline都提醒设计师注意合理运用留白(说明写文档的哥们还是清醒的)。现在妥了,WP8里没留白了,这许多神奇功效灰飞烟灭了。什么?磁贴与 磁贴之间的间距就是留白?你是说上下左右哪儿都一样宽的那几像素吗?Come on baby,那东西就是个分割线,连边框都不如的下三滥,在中国有个更贴切的名字:田字格!

Metro的核心思想是“Content before chrome”(摒弃边框,突出内容),但突出内容的方式必须借由留白来完成,而不一股脑儿把所有像素都用内容填满。

3. 磁贴不是单纯的列表

微软,我不得不把磁贴的本质定义拿出来跟你讲一遍了(尽管这是当初你教我的)。磁贴是个人偏好的体现,是重点关注的“应用程序小窗口”,是内容可更 新的活物。换句话说,磁贴不是简简单单的快捷方式列表。无论你曾经在WP7上的磁贴大小是否是有意设计的,事实证明它的尺寸是恰到好处的,是被大家认可和 接受的。而今你尝到甜头就忘了形,搞什么小磁贴出来,这不明摆着是鼓励用户拿磁贴当列表用么?

尺寸小了照样是磁贴?这么想你就太外行了。尺寸对于人机交互有多么重要,还要咱在这里废口舌么?贴一张图吧(图标尺寸与可识别度之间的曲线关系):

上图中,4号顶点所指的“特大号”是Windows Phone里横跨屏幕的宽磁贴。

磁贴就像是客厅,应该把赏心悦目的、值得炫耀的家具错落有致地摆设开来。如果把所有家当都紧凑地堆砌在一起,那就不是客厅,充其量是个仓库。如果不小心夹杂点“海天”应用,那就甚至连仓库都不如,而是垃圾站。

4. 别偷懒,我们不笨

想想WP7、Windows 8、WP8这一系列,不禁觉得好笑。磁贴的概念在WP7上获得成功,于是Windows 8借鉴了过去,并做了适当调整。发现大家对Windows 8的反响似乎不错,他们竟把Windows 8那套“同比缩放”套在了WP8上。

想点新茬儿真的有那么难吗?脑子里能想出来的词儿就只有Surface了吗?我努力考虑为什么会这样,唯一能想到的解释就是:设计师们“为了改变而 改变”,因为“改变”才能带来业绩。至于为什么拿磁贴开刀,是因为磁贴上做点手脚,可以迅速获得“眨一看上去挺炫目”的效果,于业绩而言事半功倍。

在这里我仅代表对UI吹毛求疵的蹩脚用户们说一句:微软,别偷懒,我们不笨。毕竟钱包攥在客户手里,如果难以接受,就不会买你的账。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5:36:03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