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金输了 疑似“上帝粒子”现身
与“上帝粒子”一致
因为科学严谨性要求科学家更加精确地证明他们所发现粒子的特征和特性。而在把误差缩小至既定范围后,“相一致”才能换成“就是”。
数十年来,欧洲核研究中心使用地下实验室进行质子对撞实验。科学家在繁多的亚原子残骸中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信号。
误差仍然偏大
欧洲核研究组织4日说,两座实验室都发现了这种亚原子粒子,质量范围在125至126吉电子伏特之间,数据结果的统计确定性为5西格玛,或5标准差。而若要作为证据,统计确定性必须达到3标准差。
实验室发言人因坎代拉说,“这一发现意义重大……我们必须极其努力地继续研究与反复核校。”
霍金赌输100美元
3年前,知名理论物理学家霍金押下100美元,打赌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发现希格斯粒子——这种被认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质量之源。而对此反应最为激烈的莫过于希格斯本人。他悲痛地回应,霍金的挑战“就像是在批评已经去世的戴安娜王妃”。
英国科学家希格斯1964年提出“希格斯场”的存在。希格斯认为,在宇宙大爆炸过程中,形成一种无形却到处存在的场,希格斯玻色子就存在于这个场内。当有些粒子与希格斯玻色子遭遇时,它们会降低速度,获得质量,而另一些粒子则会不受阻碍地继续前进。
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的存在,其中61种粒子已获证实,而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
最后一块基石
希格斯玻色子是物理学基本粒子“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标准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的存在,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后一种未被证明存在的基本粒子。
最重要的发现
希格斯玻色子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是电子和夸克等形成质量的基础,其他粒子在希格斯场中游弋并产生惯性,进而形成质量,构筑成大千世界。
霍金赢了时空“穿越”不可能
英国知名理论物理学家霍金精心安排一次时间旅行者宴会后认定,“穿越”不可能。
据报道,霍金2009年设下宴席,等待时间旅行者光临。请帖上不但写明宴会的举办地点,还贴心地标明了经纬度。霍金认为,如果有未来人看到这份请帖并能 “穿越”回过去,那么他在那次宴会上就会见到货真价实的“时间旅行者”。霍金最后空等一场。科技网站“科技艺术”援引霍金的话报道:“我用实验证明,时间 旅行不可能。”他说:“我为时间旅行者举办一场宴会,但宴会结束后才发出邀请。我在那里坐了很久,一个人也没来。”
《每日邮报》说,没有“时间旅行者”现身宴会除了“穿越”本身不可能外,还有其他可能性,比如人们只能“穿越”去未来,不能回到过去。
文/天府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