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种装置能“看清”这些视图:这种装置是专为恢复老年性黄斑病变、青光眼和白内障患者视力量身定做的。
一个电脑芯片和这个眼球相连,把来自安装在一副眼镜中微型相机的信息传送给大脑。
制造这种装置的“纳米视网膜”公司说:“生物视网膜把许多纳米组件合并成一个微型扁平植入物,它的大小相当于小孩的手指甲。植入手术只需30分钟, 其中包括局部麻醉、切开一个小口,把这个装置‘粘贴’到损坏的视网膜上等。视力恢复有望瞬间实现。而康复时间估计最多只需一周。”
英国和其 他地方已开始销售和使用其他植入物,但大多数都需要笨重的电脑眼镜镜片,而且手术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纳米视网膜公司表示:“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的系统需 要全身麻醉和长达6个小时的手术才能植入患者眼中,然后同眼中的多个硬件建立连接。或选择另一种方法:通过外科手术把植入物嵌入眼中,它同一根穿过患者头 骨的电线连接。与此同时,患者必须佩带内置外部相机和发射器的眼镜以及一条配有视频处理器和为该系统充电电池的腰带。”
其他一些装置的用途 是在重伤情况下“恢复”患者视力。美国匹兹堡市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肖恩·凯莉经过10年研究,制造出这样一个装置。它由两个同一副眼镜相连的微型相机组 成,这副眼镜可向一个和患者眼睛相连的电脑芯片发送图像。然后,这个芯片将这些图像变成电流,通过一根电线发送到一个嵌入视网膜后的薄膜上。文/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