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iphone新产品竞猜大会又在如火如荼的紧张进行中。各种假想,各种猜测不绝于耳。希望能通过《三论iPhone5》的三篇文章对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假想模型进行彻底的分析,解释它们为什么不可能是苹果出品或者它们为什么有悖苹果思维。该篇为第一部分。
一年一度的iphone新产品竞猜大会又在如火如荼的紧张进行中。各种假想,各种猜测不绝于耳。
去猜测去假想是好的。但没有经过深入分析,随便抛出来一些光怪陆离的念头,并且不把这些念头搞清楚,系统化之后再拿出来。这种做法,不太严谨。
仔细去研究一下这些假想模型,就可以断定,没有一件是出自苹果公司或者符合苹果思维。当然,也不排除经过了刻意包装后的泄密。
现在,就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假想模型进行分析。解释它们为什么不可能是苹果出品或者它们为什么有悖苹果思维。
这里选择【硬件】,【软件与硬件配合】,还有【未来技术】三个角度,希望能够把问题说清楚。以后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去判断市面上新出的假想模型是否接近最终答案。
但即使是假想,这里面也包含了作者的心血和脑力,所以分析的过程尽量保持谦虚宽容。
一 【硬件部分】
假想模型硬件部分,最多的做法就是加肥加大变薄。但以牺牲苹果长久以来培养的用户体验,用户惯性思维和苹果长久以来积累的智慧为代价来换取加肥加大变薄。让本来良好的用户体验变得蹩脚,让产品变得难以理解,让走了弯路吃了教训得来的智慧随便废弃。这不太明智。
这里也分3个方面去考虑:【设计缺陷】,【美学价值】,【苹果精神】。
1-【设计缺陷】
假想模型表面上看有设计缺陷,都不是太大的问题。这个可能是包装后的泄密,或者也可以通过软件,技术革新来牵强弥补。
下面三个模型,都存在设计上的缺陷。在之后要介绍的模型中,也或多或少存在这些缺陷,但仅以这三个模型为例说明。
A1
A1-这个模型没有脸部距离感应器,打电话会容易产生误操作,可能该作者这样设计认为比较美观。底部数据线接口旁边应该是喇叭,但这个喇叭没有圆角设计,这个问题会在【美学价值】部分讨论。模型的屏幕肯定是变宽变长了,这个问题会在【软件与硬件配合】部分讨论。
A2
A2-这个模型没有音量键。可能在右边,也可能真的没有。在右边或者真的没有这个问题会在【苹果精神】部分讨论。
A3
A3-这个模型是大家从5年前就期待出现的。很帅很酷。但有透明就会有折射,有折射,反射率就必定会降低。在室内,色彩度,色彩还原力应该还行,但如果到室外,困扰真的会很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电池在哪儿?
以上是【设计缺陷】部分,之后要介绍的模型也会有这类问题。但因为考虑到后面的内容有很多需要深入讨论,所以只选择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概括说明。
2-【美学价值】
苹果的美学,不去讨论设计理念和配色的话,就是3点:比例狂,对齐狂,圆角狂。
我们可以看一下iphone,touch,ipad这三个产品。
a-美,唯一的原因就是比例。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不只是外观设计。有一个熟知的例子,就是可口可乐的神秘配方。比例正确,美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而 在苹果的【美学价值】里面,苹果似乎非常钟情于小而接近的整数比,最好的比例是1:1,其次是1:2,然后是2:3,3:4。这些比例体现在苹果产品的各 个方面:iphone,touch屏幕长宽比为3:2,ipad屏幕长宽比为4:3。到后期的iphone4,设备长宽比也变成2:1。几乎所有外观零件 和操作界面图形尺寸都是0.05英寸的倍数。最小的零件的最小宽度值是0.1英寸。(这里不使用像素以方便计算比例)
b-屏幕一定是在设备正中,屏幕上下左右面积一定都相等,面板上下也必定至少有一个零件是起到均分作用的。
c-所有设备的home键都是面板下部的中心,home键里面的圆角矩形都是home键的中心,且home键的上下边缘,home键中间圆角矩形的上下边缘都对整个面板下部5等分。眼睛对这些精心设计的比例是非常受用的。
d-除了ipad外,设备背部摄像头都和设备外轮廓圆角是同心圆。但即使ipad2和new ipad的背部摄像头和设备外轮廓圆角不是同心圆,它们也对齐电源键的右端。而苹果所有设备电源键的左端,也一定都对齐设备外轮廓圆角的圆心。
e-除了显示画面和数据线接口外以外,苹果产品从里到外几乎没有不是圆角的。由于圆角涉及的内容很广,稍后会以假想模型为例说明。
参考图例:
iphone4
iphone 3GS
iphone 1代
touch
ipad
参考这些我们就可以谈谈下面这些模型了:
B1
B1-这个模型面板上部和面板下部不对称。苹果的home键设计成圆形且内陷是为了跟手指和手指尺寸匹配,并且,为了这个标志性的按键,苹果也申请了专利。现在为了求变,设计成长条形状,这样设计不知道会不会侵犯三星专利。
B2
B2- 这个模型背部摄像头不清楚要对齐哪里,或者要起到什么均分作用或者实现什么样的比例。电源键设计在右边就是为了方便食指操作,现在设计在中间,虽然起到了 对称效果,但是操作上却带来了一定的不适感。这个模型home键部分估计是为了设计成触控功能,这个会在【苹果精神】部分讨论。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B3~B10-也都是背部摄像头问题的对齐问题,这个也可以先不去计较。但因为它们是议论声最大的模型,而且存在不少的问题,所以在【苹果精神】和【软件与硬件配合】的部分会详细讨论。
B11
B12
B11~B12-这两个模型会讲的多一点。因为这里面会涉及到设计界普遍存在的一些误区。
这两个模型最大的问题是设备的外轮廓没有沿用之前的圆角设计,而是选择接近方形的设计。这不符合苹果的美学。苹果是极其注重圆角设计的。除了一定不能使用圆角的地方,苹果会在各个方面使用各式各样的圆角。
方 角,在风水文化里叫,【冲煞】。一般来说,餐桌都会设计成圆形。如果一定是方形的餐桌,那么四角一般都设计成圆角。但即使这样,也没有人愿意去坐正对着角 的位置。因为坐在那里会极不舒服。因为尖的物品或者角状物对于人来说,都是有敌意的象征,人意识里会觉得那个物品有危险有敌意,而人的紧张感和心理不适感 几乎都是来源于敌意。这样设计会使得本来舒适的使用体验变成紧张起来。
圆角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高光反射。因为要使物品看起来有高级感,吸引人眼球,就会强调反射。高光反射在手表设计和钻石珠宝设计里用的最多,其手法就是圆角设计和倒角设计。
在手表的设计中,甚至为了实现非常多的高光反射,让手表的内部看起来也闪亮,工匠们会把手表内部所有的锐角直角都打磨成大于90度的钝圆角。
一枚好的钻石,最重要的就是切割工艺,切割工艺的目的是什么,除了让钻石形状美观外,最重要的就是反射。这些反射就来源于那些精心设计过的线条和倒角的配合。
所 以当你仔细去看苹果后期的作品iphone4就能发现,它除了外轮廓是直圆角,实现最美观最规则可以和视线里所有圆形调和并且实现最大限度的高光反射以 外,它甚至在几乎所有最不起眼的地方,如耳机孔,数据线接口,金属按键边缘,喇叭口都使用倒角,这无疑都会提高制造成本,但这样的效果非常好,因为这使得 你的iphone总是像珠宝首饰和高级名表一样闪闪发光。
但是,微软公司,可能是因为要与苹果的设计文化区别开来,索性将冲煞进行到底。所以,到后期,甚至只要能使用方角的地方,就使用方角,并且杜绝几乎任何圆角。而谷歌现在也借随其后。
这种去圆角的设计,连同现代越来越流行越来越简单简陋的UI界面,都是对包豪斯【极简设计】的一个误读。并且这是一种懒惰的,不愿意深入去思考的,惯于借助偶然灵感的,急功近利的设计思维。除了苹果公司以外,几乎没有公司幸免。
我 们看看safari图标这些年的进化就能发现这个问题。我们发现这个图标的细节一直都在不断的增加。其他公司为了标榜【极简设计】,【简单的才美才明确】 的设计思维,将图案细节能简即简,不能简也要简,导致图案细节的严重损失和牺牲,形成一大堆指向性差丧失【美学价值】的单调图形。而图案细节的严重损失和 牺牲意味着色彩必须损失和牺牲。色彩变得单一,就使得配色的纯度一定要降下来,如果纯度不降下来,色彩冲击力虽然强,但色彩的品位格调会降低,尤其是在没 有黑白灰调和的情况下,界面会非常不耐看,看久了会烦会躁,这就导致了你需要不停的换主题。这也是卧室墙壁一般不会使用纯度非常高的色彩的原因,卧室墙壁 一般使用白色,即使是使用彩色,也会使用纯度非常低的彩色。但如果把配色纯度降低,虽然看起来雅致舒服,但没有任何高色阶的色彩来刺激眼球,画面就会失去 审美情趣,人看久了就会觉得乏味。这样的结果还是你需要不停的换主题。但和他们做法不同的苹果,坚持使用如同扬·达维兹·德·海姆的静物画作一般的配色: 真诚,真实,有活力,热情,精彩。
扬·达维兹·德·海姆-静物
遗憾的是,现在很多手机公司一般来说,只需要干好三件事就算是创新了:抄袭,换解锁方式,换主题。
抄袭并没有什么错,苹果会抄,任天堂也会抄,达芬奇也会抄,拉斐尔也会抄,毕加索最会抄。但不经过深入思考,不理解清楚一件好的产品为什么好,一味的只谋求表面,没有思维的模仿,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并且没有什么进步可言。
B13
B14
B13~B14- 这两个模型应该是用ps强行把外轮廓拉窄的结果。虽然作者想实现强行拉宽,意图是,让iphone5的屏幕变宽变长变大,但他一定发现强行拉宽后,屏幕的 比例就不是2:3。图标看起来非常奇怪,所以,他只好强行把外轮廓拉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外轮廓圆角非常的奇怪,因为这些圆角不是直圆角。直圆角的好处 是可以和视线里所有的圆形实现调和。所以背部摄像头和外轮廓圆角的搭配非常的不协调。因为它们既不是同心圆,也不能在弧度上相互呼应。而B13的喇叭条不 在中线位置,home键经过缩小之后也相当的奇怪。B14的home键也没有实现苹果一直沿用的五等分。
B15
B15-这个模型应该是个什么mp4的模型,然后贴上苹果界面。
3-【苹果精神】
接 下来要谈到的模型,如果忽略影响不大的【设计缺陷】和【美学价值】,它们几乎没有任何问题。但它们肯定不是苹果出品。因为【苹果精神】里最重要的,也是和 其他公司非常不一样一条原则就是:苹果不会为了让产品看起来不一样而改变,苹果一定是为了让产品用起来不一样而改变。如果一个点,一条线,没有任何实际作 用,而仅仅是因为美观,苹果是绝对不会添加的。在如今,苹果设计上这条原则是非常明显的。这也就是迪特·拉姆斯的【好的设计是实用的】这一原则。当然,苹 果的设计原则实际上完全都是遵从迪特·拉姆斯的【优秀设计的十条准则】。
所以苹果的产品更新,一定是伴随功能和使用体验的进步而更新。正如乔纳森·伊夫所说的一样【如果做不了更好的产品,我们就不做】。这是【好的设计是创新的】原则。
而好的更新,有用的进步,是会被保留下来沿用的。这是【好的设计是耐久的】原则。
这些精神在诺基亚和HTC这两个公司是看不到的。不是说苹果一定好,别人一定就不对。因为我们这里讨论的主要问题是这些模型的可能性。
我们先看如下4个:
C1
C2
C3
C4
C1~C4-这些模型,问题都不大。但是它们只是为了看起来不一样而改进。但这样有错吗?有人也指责过苹果的UI界面,不论是电脑还是手持设备,这么多年都没有改变过,是不是应该换一换了?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仔细比较一下Mac os x 10这一系统UI界面12年前后的变化:
2001年Mac os x 10.0 Cheetah
2012年Mac os x 10.8 Mountain Lion
我们会发现,除了细节在增强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这就是苹果一直以来所严格遵循的【好的设计是耐久的】这一原则。苹果一旦有了好的设计,好的创造,好的体验,苹果一定会想方设法把它们留下来,不会随意抛弃它们。直到发现更棒的为止。
为什么耐久的设计是好的设计呢?这个问题归根到底,其实是因为人的生命有限,所以人类在寻求某些永恒的东西方面总是热情万丈勇不可挡,对于永恒的东西人类都会抱有无限的好感。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为什么钻石最贵,因为除了它稀有的原因之外,它非常坚固,能在非常恶劣的情况下经历非常久远的时间都能保持自身的形态和光芒。
【真金不怕火炼】金子为什么值钱,因为除了它稀有和作为货币的原因之外,金这种物质化学稳定性非常高,不怕氧化,不会生锈,也不容易磨损流失。
为什么,实木的桌子总是会比木屑压制的桌子要贵很多。因为它可靠,能给人一种结实,不廉价的感觉。
由此,我们能发现:人对能够耐久的东西都非常抱有好感,主观意识上就会认为它们可靠,有价值,值得信赖。一幅画能流传1000年,人们就会自发的认为这幅画一定很棒,那个画家一定很牛。一首诗能传唱1000年,人们也会自发的认为这首诗一定很棒,那个诗人一定很有才华。
人对能够耐久的东西,都会不假思索的认为它好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会为它找一堆乱七八糟根本不存在的理由去支持它如何如何好。而且会对它的缺点却无比的宽容,哪怕是错误的地方,都会被认为有独到之处。
这 也是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些女性会对于LV,Chanel,Dior这样的品牌表现出来如此旺盛的热情,在这些品牌每推出一款产品后,都会得到这些女 性热烈追捧和夸赞,设计的简直太棒了。哪怕它跟去年的款,跟十年前的款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甚至它们会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脱线,掉扣,拉链出现问题,这些热 情的女性都会去原谅它们,尊重它们,庇护它们。
每个人都渴望耐久的东西。优秀的艺术家也好,知名的大师也好,都是耗尽一生所有精力和时间努力锤炼出一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而经得起时间考验,这本身就非常艰难。需要一个人能够极端自律,能够恪守原则,能够饱含热情。这些大师和艺术家正是这样的一群人。
(第一部分完)
【声 明】由于文中图片的使用有可能涉及到侵权,所以图片版权所有者如需本人撤换图片,请来电来函,本人将对该图片涉及的相关内容采用手绘方式重新予以诠释。转 载请注明作者以及文章出处http://blog.sina.com.cn/iget1,来电来函请[email protected] & @黎少爷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