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号成功登录火星之后不断传回了各种火星照片,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好奇者号传回的照片都出自17个1600×1200(200万像素)CCD传感器的摄像头拍摄的,那么你肯定有疑问为什么不装配更高分辨率更高科技的摄像头呢?
对此马林空间科学系统项目负责人Mike
Ravine在接受采访中帮我们解答了这个疑问。



首先使用200万像素摄像头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容量的问题,每天好奇号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17个摄像头要通过不同角度全方位的帮助科学家了解火星,而且要维持2年的探索科学研究,所以200万既能满足拍摄需求也能尽量节省空间。系统每天都会产生大约250MB的数据,而且这些数据需要通过环绕火星的两颗卫星UHF transmitter传输回地球。

其次Ravine称:“我们的这些设计都是在2004年完成的,两百万的像素和8GB的存储规格在那个时候已经相当高端,那个时候iPhone还在研制中,当然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目光来看到2004年之前的设计。”
再次其中还有4个200万像素传感器具有特殊的作用,分别为透镜成像仪,MARDI和两个Mastcams,而且让主板适应这四种不同功用的摄像头传感器,过高的分辨率很容易出现问题,严重甚至导致系统瘫痪。


最后这些传感器都采用柯达的KAI-2020芯片,当时团队看中其芯片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所以最终选择了200万像素。“KAI-2020芯片是一个非常容易驾驭的CCD。”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考虑让其NASA最终选择了200万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