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巨额流量的新闻基本上年年都有,只是最近相对来说少了一些。一般来说,这类新闻有几个共同点:3G新用户,巨额流量,流量发生时间基本上都是三更半夜或者用户不可能使用手机的时间。本来国内的营运商形象都不咋的,再加上不明流量,好像营运商真的有心去黑新用户。面对这种事情,营运上们的解决方法基本上都是“减免流量费”。这又加重消费者的怀疑心理:你的计费系统要是没毛病,怎么那么积极给我减免啊。
其实,这种流量新闻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但是往往被人忽略的共同点,那就是,出现巨额流量的基本上是iPhone新用户。本文是从用户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总会出现巨额流量费的新闻。
开始分析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个背景知识。在美国,直到iPhone 4时代,美国的营运商们的有一种3G流量套餐,即无限流量套餐。只需要每月花五、六十美元就可以购买这种无限3G流量的服务。这个价格在美国绝大多数人是负担得起,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我相信CB的读者们应该非常清楚,我就不多解释。iPhone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无论在WIFI还是3G网络,美国的iPhone用户基本上不用担心“超出流量”,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这个概念。(好吧,现在美国的营运商们基本不再提供无限流量套餐了,他们现在提供的是每月包20GB流量服务——相比之下,联通电信的6GB自动关闭网络显然弱爆了)。在无限流量的情况下,iPhone的网络设计侧重于无缝衔接。就是说,除了通知栏上那个3G图标和WIFI图标切换外,用户是感觉不到网络曾经有断开过。
iPhone这种无缝切换技术给美国人民带来了畅快的网络体验,也给我们提供的钱包带来畅快的割肉体验。在WIFI网络上点开一个在线电视剧,突然肚子痛,拿着iPhone在厕所蹲点,继续看下去。精彩的电视剧以及优秀的iPhone网络体验使我们忘记:公司厕所没有WIFI,电视剧正在走3G流量。等你看完电视剧,通知栏重新出现,然后你会为通知栏上那个“中国联通3G"或者“中国电信3G”的字样而心痛不已。这是一种由用户造成的流量“偷跑”情况。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最后还是意识到是自己造成的,所有下次蹲点的时候不一定再看电视剧了。
还有一种情况更隐秘,而且基本上发生在新用户上。各种美女帅哥同事们新入iPhone 4s(或iPhone 5),好高兴啊,请教技术男们学会怎么连WIFI后,连上公司WIFI,然后注册APPLE ID,啊,APP STORE好多好玩的东西啊,可以上手机QQ了,可以用微信约豹,好多游戏啊。在手机的APP STORE上点了N多的游戏和其他应用后,一看时间,5点半,下班咯。然后带上手机,往公交车站、地铁站走去。等车、等地铁的时候,看手机,应用全是灰色的,“怎么装个游戏装那么长时间啊”——你没看错,她们是认为手机在装游戏中,而不是下载游戏中!在绝大多数iPhone新手中,“下载”的概念仅仅是点击APP STORE里面的“下载”按钮,在主屏幕上显示出APP的图标对于她们来说,就是“下载完成,正在安装”。其实,如过仔细看APP STORE,可以发现在某个地方可以显示该APP的大小,基本上游戏类的都是100多MB。100多MB的游戏就算是光纤也不见得瞬间就能下载完吧。可以想象,这些一点“下载”就离开公司的主,大多数下载APP的数据是通过3G网络下载的。流量不超才奇怪。
为什么很少发生在老用户身上?因为新用户必然用新iPhone,新iPhone没有软件,买了新手机,必然非常积极装软件。大多数人基本上是在买新手机后5天内安装完未来一年内必然用到的所有软件。所以超巨大流量也必然是头几天出现的。当由新用户转变成老用户后,基本上不会天天装软件——除了安卓的刷ROM GEEK,基本上没人天天装软件吧。不装软件,再小白的老用户也不会超流量。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超流量的基本上是联通3G用户和电信3G用户,没有中国移动用户呢?这个我反问大家两个问题:1.EDGE网络下,100MB的游戏,以10KB/S,需要下载多长时间?2.请问以下iPhone,哪一款支持TD-SCDMA(A.iPhone 3GS B.iPhone 4 C.iPhone 4s D.iPhone 5)答对没奖。
新闻链接:联通用户3G流量无故一夜暴增 投诉后终获减免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13627.htm
(文中没注明是iPhone 用户,但文中写了156套餐,含500多MB的流量,营运商是中国联通,大家可以跟联通的iPhone套餐对比对比
http://iphone.100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