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禁要问,机器人去哪了?难不成亚马逊放弃了在配货过程中机器人?
之 前就有许多人强烈反对机器人进入劳动密集型行业,担心机器人会取代劳力,但事实证明,他们过于担心了。机器人能做的事不多,而且做得还不一定比工人好。 Bruce Welty,是为Gilt、Zara、Bonobos公司提供仓储和物流的Quiet Logistics的总裁,虽然他的公司在仓库中使用了Kiva的配送机器人,但是却没有取消人工操作,他说:“机器人在取货上不如人。它们无法快速地从 一大批货物中挑出某一种物品来。”
配送机器人每次执行一个任务,取一次货物,机器人只负责为工人取货,工人则负责从货物中挑取商品并装箱配送。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工人的时间,提高了配送的效率。Welty说:“在一般的仓库中,工人每天有60%-70%的时间花在取货上。”
机器人可以帮助企业节约这么多人力物力,但是仓库中依旧不能缺少工人的影子。MIT管理学教授Stephen Graves说:“机器人的自动化程度再高也无法在高峰时候帮助亚马逊。相比之下,工人的灵活性更加凸显。”
亚 马逊购买机器人的目的是用在全年,而非专门针对消费季,这是资本投入的问题。供应链顾问企业Tompkins International的总裁Jim ompkins说:“配货、配送高峰月份人手不够的唯一解决方法只能是增加临时员工。如果购买足量的机器人来应对高峰月份,那么过了消费季,‘冗余’的机 器人怎么处理?”
既然亚马逊花了接近10亿美元购买Kiva,但是却在消费季到来之际没有发挥机器人的巨大威力,亚马逊的意图是?
Welty说:“亚马逊的配货机器人目前还是在测试阶段,需要多次演练才能真正投入使用。”也就是说,虽然已经有了很强大的机器人,也能正常使用,就是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消费季猛增的配货量。
到目前为止,机器人的机械能力已经足够,只缺强大的软件支持。Tompkins说:“从机械角度来看,Kiva的配送机器人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却有一套非常适合仓储和配送的软件,可以准时、快速把货物送到工人手中。软件的功劳不小。”
彭 博社记者Sam Grobart认为这是亚马逊的障眼法,看上去好像没用到很多机器人,其实私下里亚马逊已经普及了机器人,只不多缺少打包、配送人员。Tompkins认 为贝索斯肯定对这笔收购非常满意。所以说,不要指望机器人可以一夜之间取代人力工作,循序渐进,解放繁重的人力劳动才是正途。
TECH2IPO:貌似国内的配送仓库全部是用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