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2:49:19
驳《[评论]我为什么不愿意买电子书》
发布日期:2012-12-09 16:49:42  稿源:原创

要说电子书在国内为什么做不起,与其说商业模式、盗版率什么的影响,不如说国人的阅读习惯还没培养出来。至于原文中的那些什么“阅读体验”、“书上写写画画”什么的,只是非常非常次要的因素。
    中国是人口大国,有13亿人口,有个段子,大概意思是,只要每个人给我1元,我就成为亿万富翁。而在这个“只要每个人给1元就能成为富翁”的国度里,不断传出民营实体书店倒闭、关门的消息;即便业内国字号老大新华书店,也是亏本经验的。也许有人会说,大多数人都是在实体店试看,网络购买,钱都被电商赚去了。但只要到实体书店看看,就知道什么情况。以深圳为例子,在市中心的深圳书城是整个深圳最多人看书的地方。而在云集高科技企业如腾讯、IBM、甲骨文等公司的南山区,也有深圳书城的分部:南山书城。按理说这个多高科技公司,其员工必定对知识非常渴求,看书的人应该不少吧???实际情况是,南山书城有6层楼的藏书量,但实际人流量以“凄惨”来形容不为过。节假日也就是6层的少儿书店挤满了小孩,其他楼层,如果一排书柜有一个人在看书,那就算很好了。深圳的情况如此,我就不敢想象其他小城市到底有多少人到书店免费看书。图书馆的情况也类似。

    很少人在实体店看书,这说明了,电商们只是赚全国各个城市为数不多的那么一小撮看书的钱。全中国做实体书的电商也就那么两、三家,所以即使单个城市看书的人再少,但全中国所有的读者都在他们的网站买书,他们赚的钱还是挺多的。所以我们不要被电商公布的数据迷惑。他们说一年卖出XXX万本书,好像很牛X那样,搞不好他们公布的销量就是整个中国一年卖书的数量:平均每人买不到1本书,甚至半本书也没有。

    其实原文中所说的电子书一些缺点早已经一定程度上做了改善,比如作者所说的在纸上写写画画,在带触摸屏的E-INK电纸书也能做到,而且做得比纸质书好:一但在实体书做了批注,就无法擦掉,画错了就惨了。而E-INK电纸书的手写批注功能一般都可以不显示批注,以保持界面干净。即使显示了,也可以擦除修改批注。电纸书还有TTS语音合成功能,不方便看书的场合还可以念给你听,虽然那电脑合成音不是一般人能接受。

    尽管电纸书在看书方面已经表现得比较专业,但普通人对待电纸书完全不是按照“书”的标准来看待,而是跟MP3、视频播放器来比较。当我第一次打开我订的电纸书的包装盒时,一大群同事围过来问:这个能听歌吗?能看视频吗?能上网聊QQ吗?当我一一否定后,他们又问跟手机上看电子书有什么区别,我说手机是LCD屏,是有背光的,对眼睛不好。这种电纸书是采用电子纸张技术,表现效果跟纸张一样舒服。然后又有人问,在黑暗的环境能看吗?我说,既然跟纸张一样了,那当然在黑暗的环境不能看。听到这句话,围观的人立刻鸟飞人散,还说,这玩意还不如我的MP4,我的MP4还能看电影听歌,这玩意连这些都干不了。也就是说,这帮人看书不是为了看书,而是为了听MP3,看电影。我估计,如果实体书不带个3.5插口,他们是不会看的。

    (可能原作者会抗议,原文中提到的是“电子书”,我这里写的是“电纸书”,不一样的东西。国内的电子书APP多数都不支持批注功能,但电纸书已经实现,纯粹是给原作者科普一下。再说,不论是APP还是电纸书,书籍都是电子化的,本质是一样的东西。)

    在如此低的阅读率,无论实体书还是电子书,价钱再低,也不会有更多人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与其花时间看书,还不如去切香蕉,把把妹,拍燕照,看果体车膜,用微信,与豹友们玩愤怒的大鸟,与女友一起学习生物工程之DNA生物程序设计、合成与制造。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2:49:19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