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播美剧《广告狂人》(Mad Men),男主角唐·德雷柏(Don Draper)一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向身材火辣的女秘书挤眉弄眼。接下来,他会摘掉自己的呢帽,倒上一杯酒,开始盘算一天的工作。
德雷柏的这些习惯动作向我们传递了什么信息?首先,他与女秘书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一台戏。至于呢帽,它同样暗含着另一层意思。
正如每一个《广告狂人》粉丝所知道的,曾几何时,男士们无论走到哪里,头上都戴着一顶帽子,但每当走进家里或办公室时,他们总会习惯性地摘掉,放在最近的架子上。这是一种必备的社会规范,一个准备言归正传的迹象。
虽然帽子在很久以前便过时了,但这种习惯却应该作为一项规范,引导我们适应正无处不在的个人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讲,那些彬彬有礼的男士们仍然遵循着相同的社会规范,只不过呢帽换成了数字设备。我们也需要一个数字“帽架”。
现 如今,我们无论何时与别人见面,手中的电子设备总是会分散彼此间的注意力。在公司,我们在网上从事一些不恰当的行为似乎已经被社会所接受。对于别人的质 疑,我们或许会找各种理由搪塞:“正在做笔记呢!”、“正在回复别人的重要请求!”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在数字世界中游荡。
摆脱现实困惑
问题恰恰在于,我们全都在错误的时间里对使用电子设备上了瘾。为了说明我们是如何上瘾的,再来看一看德雷柏的习惯。他喝酒是为了“摆脱烦恼”。烈性酒便是缓解他紧张情绪的办法。同任何令人成瘾的不良习惯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办法最终会带来问题。
在酒精的麻醉下,德雷柏在做出事关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的决定时,会越来越“不靠谱”。为了减轻压力或是逃离现实世界的烦恼,他不断酗酒,最终陷入自我毁灭的怪圈。虽然这样的剧情让一部电视剧非常受欢迎,但在现实世界,却能让一个人真的走向毁灭。
正是德雷柏酗酒上瘾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了为何要阻止技术设备的滥用行为,为何永远不能沾染这种习惯。我们在开会时之所以使用电话、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真正的原因是希望逃避现实,因为现实令我们不爽。
对于一些人来说,开会或许会让他们感到紧张、不适,或者说是一件极为无聊的事情。会议室就像是让人浑身上下不舒服的“温室”,每一个理性的人都想要逃离。高科技似乎是让我们摆脱这种困扰的完美渠道,但其实不然。
“移情别恋”
遗 憾的是,想通过电子设备完成这种精神上的“移情别恋”,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同酒精一样,这种解决之道最终只能让人欲罢不能。从事技术对心理影响研究 的专家雪莉·图尔克(Sherry Turkle)在她的书中写道,“那些在课堂上打开笔记本电脑的学生,成绩绝对没有别的同学好。”
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数字设备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会给学生们带来负面影响,这同样适用于参加会议的人。大量研究表明,人类根本不善于同时从事多项任务。大脑在我们没有集中注意力从事某件事情时,难以全面了解信息的内涵。
我 们借口工作已经完成,开始手机打游戏,有时甚至是与同一房间里的人玩。当然,我们最后只能收到更多的电子邮件,而非更好的创意。此外,当我们看到别人使用 电子设备时,会误以为他们正在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有些人看上去很忙碌,或许其实是在查看Facebook更新。但外人并不知情,还以为他们正在从事什么 提高工作效率的事情,结果会更加紧张。
然而,不利影响主要还是源于注意力越不集中成绩越不好的事实。当人们在开会时使用数字设备时,即便是匆匆一瞥,最终也会令思路中断,同时他们还以为在刚才走神时错失了什么重要信息。
这种情绪定会影响对谈话的投入程度,而缺乏参与只会令会议效率更低、更无趣、更无聊。努力摆脱这种不适感不仅无聊,而且让自己越来越多疑,更不愿与人谈话,更频繁使用电子设备,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如何预防数字设备上瘾
首 先,我们应该要勇敢承认自己遇到了麻烦。科技大潮正在席卷全球各地。所以,只要我们有兴趣或者有意愿参与时,就不应抵制Pinterest或 Instagram。“连接”的魅力过于诱人,无论它对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生意有多大的破坏性,我们都很难抗拒。随着连接性的触角无处不在,科技也会日趋普 及。
一些研究表明,人脑抵御诱惑的能力会在受到压力和疲劳时显著下降,而这两种情绪在工作场所十分常见。不幸的是,我们将来只会对科技产品越来越上瘾,而且这种趋势不可避免,除非我们找到新的社会规范,否则事情只会变得更加糟糕。
我们当前需要的是一种我称之为“digital prophylactics”的工具——即避免对数字设备上瘾的办法。大多数人在听到“prophylactic”一词时,会主观地认为是避孕套的意思,但这个词还有“任何预防疾病的做法”之意。
同 样,我们需要建立新的规范来避免我们养成不健康的社交行为。这些规范行为就是所谓的“礼貌”。我们不应该再口出“你怎么变得这么没礼貌?快将那该死的 iPhone扔掉!”这样的怨言,而是“我们这里需要一些预防数字设备上瘾的举措!”这样更为委婉的言论。这肯定会吸引每个人的注意力。
现在到了做出改变的时候了。以下即是建立类似于“数字帽架”新规范的提议:
“数字帽架”
每个会议室都应该配备一个充电装置,也许安放在屋子中间的桌子上,或是门口附近,只要是与会者不易接触到的地方即可。开会时,他们可以随意将自己的手机插入充电装置,就像挂帽子一样容易。
当然,将手机放在桌子上再好不过了,但为了防止有人偷偷将手机揣起来,插入充电装置还是必要之举。这样一来,就不会激发别人使用手机的渴望,因为那些试图在开会时使用手机的人会遭到同事白眼。
至于笔记本电脑、iPad和其他电子设备,它们同样应该禁止入内。正如那顶盖在德雷柏脸上的帽子的边缘一样,屏幕会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物理障碍,所以应该将这些电子设备留在会议室外面。
诚 然,由于业务上的需要,也会存在一些特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参与会议的人只需要纸笔和便条。我承认,在这种会议环境下,人们无法录音并迅速发送笔记和任 务项目,但我认为这样做是利大于弊。或许有人认为,每个人都忙着输入东西,发送会议笔记根本没有必要。这当然只是一个表象,我们更有理由相信记录和分发笔 记是良好的公司习惯。
每次会议开始时,应该指定一个人记录会议概要,允许他或她使用房间内的某一设备。将笔记投射到大屏幕上,让每个与会者可以对记录做出有益补充。接下来,则是让记录者在会议结束后几分钟分发这份记录。
也许大家会对我开出的“药方”十分反感。这很正常,需要人们慢慢适应。我觉得这很有必要。我并不提倡没完没了地开会,但如果某个话题非常重要,需要每个参加者亲自出席时,就必须保证他们集中注意力。
很显然,我们适应新的文化规范的能力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电子设备已经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根本没有时间来适应这一变化。尽管如此,我们现在仍需要认识到沉迷于数字设备的代价,以及有效控制它们的必要性,否则,我们不久即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将会被它们所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