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国苹果股价挫3.57%、创11个月来新低,台湾苹果概念股昨普遍下跌,鸿海终场下跌3元(新台币,下同),收在84.2元;鸿准、可成各跌2.8元及4.5元,以85.5元及128.5元作收;宸鸿跌7元,收在470元,大立光以小涨2元作收,收在725元。
外资昨天抛售鸿海股份高达5.1万份,法银巴黎证券分析师陈佳仪将鸿海目标价由96元调降至90元、并维持“中立”评级。她说,尽管鸿海过去几季毛利率回温走势确立,但第一季出货规模若不大,毛利率能见度也就不高。
陈佳仪表示,尽管鸿海可争取到较多iPad mini订单,但苹果iPhone与iPad订单动能趋缓问题显然更大,恐会让第一季澹季效应更为明显;此外,苹果下半年预计推出多款iPhone与iPad产品,也会拉高鸿海研发成本,这些将使得今年毛利率持续回温趋势存在诸多风险。
麦格理资本证券台湾区研究部主管张博淇也认为,除了反应第一季iPhone5需求不如预期已逐渐成为共识外,iPhone5S不会如外界预期在第二季底推出(最快8、9月),导致鸿海将出现连续2季营收空窗期,也是另一项隐忧。
里昂证券表示,苹果目前正在测试4款新的iPhone模组,包括iPhone 5S、两款低价的iPhone Mini、4.8-5吋大屏幕iPhone Maxi,其中以iPhone Maxi出现机率最高,但里昂证券强调,测试原型模组并不代表会真的商品化。
至于苹果砍单疑虑,里昂证券指据电信商显示,iPhone需求在美国和大陆市场仍稳健,只是有部分亚洲和欧洲市场有放缓现象,加上近期苹果供应链管理明显改善,故看好相关零组件供应链,给予大立光、宸鸿、臻鼎“买入”评级,但鸿海、和硕、嘉联益均给予“弱于大盘”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