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感受是心灵的产物,还是心理防御机制,亦或是幻 觉?新闻中总不乏这类报道,而人们对这种现象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从科学角度而言,这样的经历很难理解,因为它在毫无预兆情况下形成,这也使得实时研究这种 现象几乎不可能。因此,列日大学研究人员尝试了一种独创方法。
列日大学昏迷科学组和认知心理学研究部门的研究员首先假设——“如果濒死经历的记忆纯粹是想象的产物,那么它们的现象特征(知觉、自我指示、情 感等)应该和那些想象记忆的现象特征接近”,相反地,如果临近死亡经历方式类似于现实事件经历方式,那么它们的现象特征应该类似于现实事件记忆的现象特 征。
研究人员对比了三组曾经历过昏迷的病人和一组健康志愿者的反馈信息。他们制作了旨在评估不同记忆的现象特征的调查问卷,然后在这些调查问卷的帮 助下研究了濒死经历记忆、真实事件记忆和想象事件记忆。结果令人惊讶——濒死经历记忆的现象特征不仅与想象事件记忆的现象特征不相似,而且其包含的真实事 件记忆固有现象特征要比真实事件记忆的现象特征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