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某种程度上,通往月球的采矿之路已经打通,人类已经登陆月球6次,也正在利用美国宇航局的探测器在火星上尝试钻孔。
上个月为期两天的大会讨论了诸多议题,从“澳大利亚的采矿自动化”到“在南极洲测试将用于火星的钻孔机”再到“将月球上的岩石变为无水水泥和燃料”等。
根据研究人员所言,向太空进发势在必行,因为太空中存在着极为丰富的稀土矿物,对风力涡轮机、混合动力汽车、巡航导弹及普遍存在的智能手机这些设备而言尤为重要,还有大量的氢气可能被用于制作燃料,这些都深深吸引着人类进一步勘探开发太空。
美国宇航局的菲尔-梅茨格已经绘制了太空采矿业的蓝图——一个自给自足的机器人采矿基地将于20年内在月球上建立,这仅仅需要往月球上运送12立方公吨的设备。梅茨格称,待基地建成后的未来30年内,太空的工业生产能力可能达到美国的10亿倍。“我们对我们的技术非常有信心,我们将获得太阳系成亿倍的资源。我们将没有资源缺乏问题,我们只有想象力缺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