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9:26:03
评论:微软创新力渐失 应分拆为多家独立公司
发布日期:2013-04-02 15:56:09  稿源:新浪科技
美国科技博客ReadWrite编辑乔奇姆·科姆平(Joachim Kempin)周末撰文称,微软正失去创新力和竞争力,而打破这一局面的最好方式是将微软的不同业务分拆为多家独立公司。以下为文章全文:过去10年中,微软错失了许多关键的增长机遇,而市场份额则被竞争对手抢夺。微软董事会或许已意识到,微软早就应该反思为何会在竞争中落后,并进行架构调整。

比 尔·盖茨(Bill Gates)是微软董事长。当盖茨2008年离开微软的日常运营时,董事长是他保留的唯一职位。目前,盖茨已被认为是一名慈善家,很少有人关注他对微软的 职责。这是否意味着,盖茨已不再关注他创立的这家公司?微软公司内外都对此持不确定的态度,或许只有盖茨本人能回答这一问题。

微软目前的领 导者是盖茨的好友,也是他一手挑选的接班人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盖茨不仅让鲍尔默登上了微软权力的顶峰,也全权委托鲍尔默负责微软的战略和运营。过去多年中,鲍尔默打造了一支由多名微软资深人士组成 的高管团队,而微软则专注于通过增量式改进来应对Windows和Office产品的缓慢滑坡。

基于这样的战略,微软的营收和利润基本保持平稳,但微软作为一个整体则开始出现机构臃肿和官僚主义等问题。微软早年创业的热情已不复存在,除偶尔的例外情况,微软主要致力于维持现状。尽管微软拥有充足的资金和人才储备,但仍缺乏意愿打破当前的局面。

微软当前组织架构

在 《决心和坚毅》一书中,我谈到了在微软工作近20年的经验,以及对微软的观察,此外我也采访了微软的多名前员工和在职员工。在我们的讨论中,一个常见的说 法是:鲍尔默设计了一种不同寻常、非常复杂的组织架构,围绕他的都是一些只会执行他命令的人。董事会可能认为,鲍尔默是不可或缺的。

仔细观 察,可以发现鲍尔默已经掌握了微软的复杂架构,然而过去10年的经验表明,在预见、响应及推动市场的改变和创新方面,鲍尔默可能存在困难。盖茨近期在接受 CBS电视台采访时也承认,微软错失了一些机会,同时缺乏创新。这是否意味着微软未来会采取一些行动,或者只是泛泛之谈?

鲍尔默对微软组织 架构的影响随处可见。鲍尔默极为信赖的微软首席运营官凯文·特纳(Kevin Turner)负责了微软超过一半的运营,包括现场销售和营销等。考虑到特纳的履历,这是一个奇怪的状况。与其他公司首席运营官,以及他的前任鲍勃·赫伯 尔德(Bob Herbold)不同,特纳并不负责公司的财务和人力资源等部门。

当史蒂夫·辛诺夫斯基(Steve Sinofsky)离任Windows业务主管时,微软将Windows集团一拆为二。目前,一名高管负责Windows集团的营销和财务,而另一名高管 负责研发。这也是一个奇怪的安排,尤其考虑到微软在整个公司层面上已有一名首席财务官,而其他团队的产品营销总是由产品集团的领导负责。

混乱的管理

我还可以举出这样的例子,但我们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来审视微软,讨论微软的管理风格。

在 我和微软员工的讨论中,另一个常见的说法是,鲍尔默喜欢干预微软的方方面面事务,甚至是对不同业务部门的细节管理。一些中层管理者认为,这导致他们的权力 被削弱。他们也必须经常接受来自管理委员会的决定,这将影响响应速度,同时也导致责任模糊不清。更糟糕的是,盈利能力较强的Windows和Office 业务阻碍了创新以及一些看似疯狂的点子。这与90年代初IBM的大型机业务情况类似。

技术领导力并非微软董事会和CEO的强项,因此对技术 发展的预见成为了其他高管的职责。然而,这样的高管必须是微软资深人士,了解微软的过往,同时还要能与控制欲极强的CEO友好相处,因此人选并不多。就我 所知,微软的不同业务之间仍在争夺势力范围,相互之间都有划定的势力,因此在微软整个公司范围内执行统一的战略几乎不可能。我感觉,微软正在系紧一个非常 复杂的死结,明争暗斗、派系林立和官僚主义已严重束缚了微软的发展。

亚历山大大帝的解决方案

在 公元前333年侵入波斯帝国时,亚历山大大帝也面临类似的挑战。我们都知道,他是如何解开所谓“戈尔迪之结”的:直接挥剑将其一斩为二。这也是西方版“快 刀斩乱麻”一词的由来。尽管后人认为,亚历山大大帝只是采取了一种狡猾的做法,但这也是一个勇敢的领袖行事的方式,而他确实实现了当时的目标,即征服波斯 帝国。

从这样的传说中,我们可以找到帮助微软恢复实力,重新征服IT行业的灵丹妙药。不过,微软将不再是一家统一的公司,而需要分拆为多个部分,以释放股东价值,并帮助有才能的员工摆脱束缚。美国联邦政府曾尝试过这样的做法,而现在轮到了微软董事会。

微软可以分拆为6家独立公司:

1.针对所有服务器、桌面和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业务

2.针对所有平台的工具和语言业务

3.针对所有平台的办公和企业应用业务

4.针对所有游戏平台的主机和游戏业务

5.针对所有平台的咨询业务

6.与互联网相关的业务,包括浏览器、广告、搜索、电子邮箱和社交媒体等

除第1个业务之外,其他5个业务都需要拓展业务线,为所有相关的操作系统平台,而不仅仅是Windows开发软件或服务。微软负责Azure云计算平台的团队已开始采取这种做法,并支持了Phone Gap、Apache的Hadoop,以及Android等环境。

第6项业务应当采取与谷歌类似的架构,并自主开发更好的浏览器。当前集成至Windows的IE浏览器应当仅仅只是一个下载平台,帮助用户下载其他浏览器,因此不需要太多功能。

这一方案或许过于激进,但目前还有什么其他方式,能给一家被束缚住的公司注入创业精神?这家公司的领导团队只希望保住自己的领土,但却忽略了更大范围的机会。为了推动微软走出当前的困境,似乎并没有比分拆更好的方式。

这 是否意味着微软最终将分拆为4至6家公司仍有待讨论。而成功的关键在于,确保新创立的公司积极尝试新机会,并形成令华尔街满意的竞争力。这一举措的一个 “副产品”在于能降低成本,减少管理的冗员,因为这些独立公司将无法再依靠Windwos和Office业务的资金补贴。此外,当前集中化的研发部门将需 要按业务进行分拆,而新的领导者需要确保研发工作不仅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股东。

如果这样的举措得以实施,那么将变革微软的领导团队,打破当前微软内部的势力范围。最合适、最好的产品才能继续生存。(维金)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9:26:03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