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7:35:29
[评论]对于锤子ROM的一些想法
发布日期:2013-04-04 18:42:38  稿源:原创

这篇文章来的有些晚,但考虑到离它正式到来还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还是可以说些什么,但说无妨。3月27日发布会之后,网络上迅速出现了发布会的图文实录,我也在第一时间关注了这些新闻。在当时,我可能和大多数看了发布会报道的网友一样,觉得老罗就是简单的开发了一套UI加上一点点微创新的设计而已,心头被一阵淡淡的失望所笼罩。
主要因为发布会之前老罗的自我营销做得太火了,而网络上广为流传的那些UI图片显然是不能满足广大关注者的期待的。

但当我看了数日后出现的发布会官方视频之后,这一看法突然就有了转变。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视频,虽然全是老罗一个人的脱口秀配上keynote默认模版,但却没有让人感到乏味的地方。究其原因,就是这场发布会不是为了发布锤子ROM这一产品,而是为了阐述一种理念。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理念呢,就从产品开发的角度说起吧。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优秀的公司要想开发一个优秀的产品,他们会广泛的调查用户的需求,然后最大限度的满足这种需求。毕竟消费者的需求是他们是否买账的基础,他们看见一个符合自己需要的产品,肯定就会为之买单。但这样的后果就是市面上产品的同质化会越来越严重,因为一般消费者需要的,也就是那么些东西。而一个伟大的公司会怎么做呢,他们不会顾及消费者的需求,因为消费者们也不会知道自己还想要什么,他们做的是为消费者创造出一种需求,再让消费者觉得这会是自己需要的,然后再买单。

显然,苹果就是后一种产品开发理念的代表。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苹果只是一个优秀的公司,在2007年那场著名的发布会上,会出现些什么东西呢,我们会看到苹果发布了一款世界上最好用的键盘手机。我甚至可以想象Lve会在一片白色的背景中这么说,“我们不计成本的试验了上千种键盘排布模式,并用高精度的仪器仔细测量每一个按键的压力,最终获得了这种无与伦比的使用体验”。因为那时的消费者几乎都觉得手机就应该是键盘加屏幕的模样,这样一款iPhone肯定依然会卖的很好,但我们也就看不到现在我们所熟悉的这个时代了。

不得不说,在老罗两个多小时的侃侃而谈中,我看到了这种理念的存在。这也就是老罗所说的那种工匠情节,一个工匠在仔仔细细的雕琢一些可能目前的消费者并不需要的东西。比如那个给我印象最深的秒表界面,因为在我日常的使用中,我几乎是没怎么用到这样一个小功能的,就算偶尔用到,我也觉得不过是有三个功能键一个醒目的数字面板就够了,我想绝大多数消费者对这样一个小功能也只有这么简单的需求。但老罗他们却在这么小的功能上下了那么多的功夫,使之拥有了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并不会想到我们会需要的细节和易用性。这种理念让我联想到了苹果的scrolling效果,那之前我们也并未觉得要是没看到菜单滑动到底端回弹有什么不妥,直到它出现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才发现那是个多么棒的设计。当然,拿锤子ROM中一个小功能中的细节设计和苹果产品中普遍应用的的效果相比较会不太妥当,但他们所共有的一点就是,在消费者并不会想到的需要上进行不懈追求。作为一个初创团队,他们能找到这些并不是现成需要的细节,并在这些细节上花费这么多功夫,确实不容易。

显然,目前发布会上所提到的那些细节对于吸引消费者是远远不够的,但我相信老罗他们在ROM正式发布之时会有更多能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细节展现出来。在一个用户界面高度同质化的当下,一个有这样理念的团队应该能创造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要在现有Android的基础上做出太多不一样的东西,显然也会意味着更多BUG的可能。而消费者现成需要的,肯定至少得是一个没太多BUG的系统。所以,老罗他们这样一个小团队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在锤子ROM正式出现以前,我对于这样一个产品是相当期待的,我期待届时能够体验到的是一个精致、优美、无限细节、充满设计师情怀并且无BUG的系统。在期待之中,我想对锤子团队说这样一些话:

第一、不要被投资人的意见所左右,他们只关心投入的资金能不能得到回报而非其他;

第二、不要因网络上广泛的质疑之声所气馁,他们大部分只是普普通通的用户,作为一个普通的用户并不知道自己会需要什么;

第三、赶紧招兵买马壮大队伍,在约定之日前完成一个成熟稳定的ROM,一个足够好的产品并不需要拿跳票做饥饿营销。

另外,名字起得不错,“Smartisan”挺好听的,这是后话。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7:35:29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