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不安的根源在于华尔街对苹果身份和价值的认定。一方认为苹果属于传统硬件厂商,另一方则认为有证据表明,苹果属于软-硬件混合厂商。
华尔街对苹果身份的认定很重要。如果被认为是硬件厂商,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日趋大众化和消费者口味发生变化,苹果以iPhone和iPad等产品为主导的发展动力很快会消逝。黑莓等公司在这方面有深刻教训。
如果被认为是软-硬件混合厂商,苹果身价将与互联网和软件厂商更为相似。互联网和软件厂商的市盈率通常高于硬件厂商。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卡蒂·休伯蒂(Katy Huberty)说,“市场将苹果视为一家消费硬件厂商,存在产品周期,营收和利润会随产品周期波动。”她表示,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因为“苹果客户看好的是能提供与亚马逊或NetApp相当的易用性的品牌”。
苹果发言人未就此置评。
华尔街将苹果视作硬件厂商,尽管苹果在截至去年12月份的第一财季的利润高达130亿美元,市盈率也只有8.6倍。上一财季惠普利润仅为12亿美元,市盈率为5.6倍。戴尔市盈率为8.5倍。苹果毛利率约为40%,相当于惠普和戴尔的约2倍。
苹果在这一方面与许多其他硬件公司不同。苹果用户通常每年都会对产品升级换代,升级周期远远短于PC的4年。
尽管惠普和戴尔一直在努力强化企业软件服务,苹果的操作系统和iTunes软件更为普及。苹果App Store帐户超过5亿,能为苹果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最近一个财季iTunes,以及其他软件和服务业务给苹果带来37亿美元营收,占总营收的7%。
这使得苹果至少获得了与EMC相当的部分资产。EMC市盈率为11.4倍。部分分析师认为苹果可以与康卡斯特等有线电视公司相媲美。康卡斯特市盈率为16.4倍。
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一直在游说华尔街改变对该公司以硬件业务为主的观点。库克2月份在一次投资者会议上说,“因为我们不是一家硬件厂商,我们有其他方式赚钱,回报股东”,与其他硬件厂商不同,“我们不将产品销售看作是与客户关系的终结,而是开始”。
即 使被华尔街看作一家软-硬件混合厂商,苹果的问题也不会就此消失。通过软件称霸的硬件厂商的寿命通常不长,例如,由于Walkman无法与iTunes 和iPod竞争,索尼的霸主地位被苹果取代。黑莓依靠电子邮件大幅推动了设备销售,但最终被苹果及其App Store所超越。
部分分析师指出,Google可能利用在线服务使苹果面临相同的命运。投资公司Piper Jaffray分析师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表示,苹果开发了优秀的软件,但在iCloud等软件服务方面的评级只有“C”。
蒙斯特指出,尽管苹果用户的忠诚度颇高,80%-90%的美国iPhone用户表示下次还会购买iPhone,但苹果仍然面临问题,“人们喜欢苹果产品,有意购买苹果产品,苹果必须推出很酷的产品”。
许多分析师认为苹果下一款重要软件将是支付——提高用户的粘性。苹果的这一努力尚需数年时间才能见效,苹果目前面临提振利润的压力。
分析师预计苹果第二财季营收将增长8%至423亿美元,利润将由上年同期的116亿美元收窄至9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