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揽人才
对于梦想成为YouTube创业者的人而言,最大的挑战来自去年4月的一项新政策。当时,YouTube宣布一个新的营收分享项目。以前,如果需要在视频中采用赞助商广告,创作者必须得到YouTube许可。如今,创作者只需点击“monetize”按钮就可自动添加广告。实际上,YouTube等于放权给所有发布原创视频的用户。
行业分析师和视频制作者称,创作者获得大约一半的广告营收(一般由YouTube寻找广告商,创作者也可直接联系赞助商)。
YouTube全球运营副总裁汤姆-皮克特(Tom Pickett)表示:“如果他们能吸引到观众,他们就开始赚钱了。”
此举迅速吸引了众多优秀的视频制作人才,包括特级大师Devin Super Tramp,歌手Sam Tsui和科学达人Emily Graslie。统计数据显示,YouTube月访客量已经超过10亿,同比增长25%。
加拿大皇家银行分析师马克·马哈尼(Mark Mahaney)称,2012年广告商向YouTube支付了大约40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60%。马哈尼预计,今年YouTube将吸引50亿美元广告费。
营收下滑
自推出广告营收分享项目以来,与YouTube签订协议的创作者数量已经超过100万。但对于多数创作者而言,营收一直难以令人满意。2011年,YouTube用户平均每分钟上传48小时视频。2012年,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72小时。随着新视频内容的剧增,每个视频频道都越来越难以引起观众的注意。
更糟糕的是,据市场研究公司TubeMogul统计,自去年6月以来,广告商向热门视频支付的费用已下降大约1/3。
TubeMogul研究主管戴维-伯奇(David Burch)称,最赚钱的视频广告位于左侧精选视频上方。就拿这些视频广告来说,2012年6月每1000次观看平均收入为9.35美元,而今年3月已降至6.33美元。
在某些情况下,广告费用的降幅甚至更大。知名YouTube频道AVbyte每月观看量约为200万次。尽管观看量一直保持稳定,但2013年初该频道营收跌幅超过50%。
价格泡沫
电视广告公司Simulmedia创始人戴夫-摩根(Dave Morgan)称,从摄制质量和内容方面来看,多数YouTube视频难以达到广告商的要求。这种差距便产生了一个“反常的价格泡沫”,泡沫已经开始破裂。
内容网络商Collective Digital Studio合伙人雷扎-伊扎德(Reza Izad)表示:“这里面多少有点通胀经济的意味。”内容网络一般从客户的广告营收中抽成(50%或更多),它将为客户支付内容制作成本,获取付费赞助,或者直接向营销人员销售广告,以获取更高的广告费。
最大YouTube内容网络是Machinima,3月份其视频观看量达22亿次。Google部分参与投资Machinima。目前,Machinima拥有6500位创作者,专为18至34岁男性玩家制作游戏视频。
Machinima高级副总裁Aaron DeBevoise称,1/3的Machinima创作者足以依靠YouTube为生。由于直接与赞助商洽谈广告费,最近广告费的下降对Machinima创作者的影响较小。
但是,这个问题已经让一些知名创作者考虑是否有必要与内容网络合作。去年春天,在意识到与Machinima签订终生合同,自己就不能为其它工作室工作时,本-巴卡斯(Ben Vacas)停止发布Braindeadly《魔兽世界》解说。
去年12月,由于广告营收分成问题,YouTube红人Ray William Johnson公开批评自己所属的内容网络商Maker Studios。
美国宏桥信托投资集团分析师里奇•格林菲尔德(Rich Greenfield)认为,这类问题只是快速发展的行业所出现的“早期增长挑战”和“一些局部紧张”。
但是,以赚钱为目的的YouTube用户能否继续发布最好的作品,或者转而投奔YouTube竞争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YouTube消除紧张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