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维加斯——在这周举行的电影产业博览会(CinemaCon)上,如何把影剧院的音效系统进一步拓展到家庭影院无法复制的高度的这一话题,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但同时也有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就是如何创建和拓展多种混合新系统声音的应用途径,特别是在剧院中的应用。
要认清来龙去脉,我们回头看一看在2月份,NATO和国际电信联盟(U nion Internationale des Cinemas
(UNIC))发布参展商的影院环绕音效的技术要求,以确保一个工作室发布环绕音效产品的时候,任何一个影院的音频渲染系统都能够回放这种身临其境的环绕
音效。
此规定影响所有音响系统的开发者,特别是在这一领域发展最着力的两家公司:Auro 11.1系统的开发者巴可(Barco)公司,和杜比(Dolby)公司,Atmos的创造者。
上周三上午,在当天下午的电影产业博览会讨论会开始之前,巴可公司和音频技术开发商DTS宣布,他们将共同支持拟议的开放格式、基于对象的绕环影音格式,他们认为这将满足NATO和国际电信联盟的要求。
两家公司在声明中表示,“这一努力代表了集体的愿望:希望保护参展商自主选择平台的自由,确保他们不管购买了哪种3D音效系统,都能够播放任何格式的电影。”
要做到这一点,他们推荐的是DTS公司的MDA(Multi Dimensional
Audio,多维音频),一个开放的基于对象的归档/夹层(archiving/mezzanine)格式。
“我们从每个工作室都听到,多重混音在成本角度是不可持续的。我们想找到一个共同的工作流程、共同的可交付性,”DTS高级总监约翰·凯洛格(John
Kellogg)在讨论会上发言说。
但杜比公司不同意这种做法。“这将导致在剧院中得到一个坏的体验,”杜比影院的高级主管马特·库森(Matt
Cuson)在与《好莱坞报道》的谈话中宣称。“你需要对如何捕捉和重现艺术家的作品有控制性。NATO的建议是你将其打碎分开。但这样一来,你失去对质
量和一致性体验的控制。”
“这个行业需要标准。某些部分需要开放……但某些部分最好是保持封闭,”他说。
库森说到,杜比支持在诸如打包、安全、流媒体协议、和画面声音同步方面进行开放,但“原始内容如何捕捉和渲染这两方面,需要非常紧密地结合。”他补充说,
杜比希望其开发的Atmos系统控制这一部分的渠道,他说“我们相信这是最符合行业和消费者的利益的……这是唯一确保一致回放的办法……如果没有指定扬声
器配置或渲染方法的情况下去明确一个文件格式标准,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不利的。”
但巴可公司战略业务发展部高级总监布赖恩·克莱浦尔(Brian Claypool)告诉《好莱坞报道》,虽然影院配置中一直都有许多变量,但巴克认为其“推荐的工作流程将获得一致性的结果。”
克莱浦尔补充道:“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每个人都可以参加的基于标准的方法。”
环绕音效仍然是新事物——安装成本可能从5万美元到超过20万美元,这取决于系统,剧院和其他变量的大小——这一赌注是很高的,所以对这一系统的任何要求,都可能对影院所有者在什么时候采用这一系统的决策产生影响。
DTS并未提供一种环绕舞台影音系统,但业内人士告诉《好莱坞报道》,他们认为DTS的优势将是在其MDA格式基础上提供相应的内容,这有可能提升该公司在家用音响市场的发展。
在这方面有很大影响的实体是动画与电视工程师协会(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SMPTE))其数字音响系统技术委员会邀请所有利益相关者——正在为一种新的音频标准打下基础,此标准旨在创建一个一致的影院声音
体验,以及一个并行的涉及到将环绕音响内容整合到新标准中的项目。
周三在电影产业博览会上,SMPTE委员会主席布莱恩·维萨(Brian Vessa)——索尼电影娱乐公司的数字音频部门的执行董事——敦促制片厂和放映商共同推动一个共同的标准,他说这是未来广泛采用环绕音效标准前的必备工作。
维萨透露,SMPTE的早期研究可能会在6月或7月结束,那么接下来将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来开发常见的文件格式,可能再过一年才能落实到生产工作流程和剧院中去。
他告诉《好莱坞报道》,他认为MDA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但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以满足行业内的所有要求。
本周在电影产业博览会上,许多相关人士或者在讨论会上,或者在私下于《好莱坞报道》讨论过这个问题。
在星期三的讨论会上,马库斯剧院(Marcus Theatres)投影技术总监马克·柯林斯(Mark Collins)说:“我们有时会得到12个不同的数字电影包(相当于电影胶片),其中包括版本为3D和不同亮度水平的版本。我们希望声音有共同的标准。”
虽然他认为环绕音效是大型影剧院的“下一步”发展方向,但他也宣称说:“(参展商)看到了安装层面相当大的成本,”因此他认为,标准是关键,因为“我们必须知道我们正在做一项长期的投资。”
导演山姆·雷米(Sam Raimi)在周三的电影制作人讨论会上对这个问题发表了看法。
他在电影“Oz The Great”和“Powerful”上使用了杜比的Atmos系统和巴可的Auro系统,在他看来,“这两种系统都很强大。我希望(参展商)把他们放在影剧院。他们创建的声音维度,我不认为家庭影院系统在一个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能够赶上。”
但他警告说,工作室还没有开始考虑到如果他们选择使用多种环绕系统的话,将需要额外付出的时间。“你需要做不同组合,”他说,“在不同的格式上质量保持是非常复杂的。我希望能够尽快提出一个标准,摆脱双轨制的麻烦,希望是5月1号。”
三次奥斯卡奖得主理查德·金(Richard King)持有类似的看法——他是梦工厂动画公司(DreamWorks
Animation)音效部门的声音主编,他的部门将使用Aurora
11.1和Atmos混合。他上周三走访了电影产业博览会,在喜满克(Cinemark)的16世纪南站剧院(Century 16 South
Point Theatre)引入了Turbo预告片,来作为巴可公司演示Auro系统的样本。
“对于某些电影,环绕音效的作用将是巨大的,”他补充说,它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在家无法感受的剧场体验。
但他向《好莱坞报道》坦诚,他希望最终工作室发布其多位环绕音效时只有一个混合标准。 “它已经造成时间计划的严重拖延,我们有几个星期都要进行额外的渲染,”他说,“ 我觉得如果他们的电影仅仅有一个版本,他们的制片人会比较舒服。”
自2012年在电影《红尾》(Red
Tails)中首次亮相以来,巴可公司的Auro已经在8部电影中使用,还有17部电影正在筹备中,包括即将推出的Turbo
和Elysium(这两部电影同时也出品Atoms版本)。该公司报告称,全球67家影院现在都装备了Auro。
在2012年,梦工厂动画公司承诺在其即将上市的所有电影中使用Auro。它在格伦代尔校园钟楼剧院(Campanile Theater on its Glendale campus)装备了Auro,同时在它的一个混音室也装备了此一渲染系统。
Atmos——暂时运用在《凯撒宫罗马斗兽场》(Colosseum at Caesars
Palace)这部电影,作为电影产业博览会的介绍之用——在2012年6月,Atmos在迪斯尼/皮克斯公司(Disney/Pixar)的电影《勇
敢》(Brave)上正式推出。到今天为止,有大约40部已经发布或即将发布的电影运用了Atmos,世界各地约100个影剧院安装了Atmos。后期制
作使用了Atmos的包括福克斯的扎努克剧院(Zanuck Theatre)和迪斯尼舞台A(Disney Stage A)。
即将发布的Atmos电影包括包括《变形金刚4》(Transformers 4),《哥斯拉》(Transformers 4)和《星际迷航:陷入黑暗》(Star Trek Into Dark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