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2:12:34
谷歌Logo涂鸦:谷歌式文化的代言人
发布日期:2014-04-23 16:24:56  稿源:搜狐IT

小红帽挂牌的Google、万圣节南瓜鬼脸的Google、雾都孤儿的Google、甚至是植树节点击开花的Google……谷歌的logo涂鸦,一直是谷歌风格的最佳代表:天马星空的奇思妙想,基于传统又多了点儿出其不意的创意——搜索主页时常令人惊艳的logo涂鸦,如今已经成为谷歌吸引用户的一大特色功能。

(纪念格林童话200周年的谷歌涂鸦)

(纪念狄更斯诞辰的谷歌涂鸦)

据了解,2013年谷歌共推出了近350款logo涂鸦,几乎保证了谷歌搜索页每天都有“新衣”穿。对此,谷歌涂鸦创意团队负责人雷恩•杰米克(Ryan Germick)认为,这份工作的意义在于为忙碌的人们增添快乐,“看看是否能博大家一笑”,因为“我们追求的是将科技与艺术、设计的完美结合”。

早在1998年,第一次有工程师在谷歌“Google”字母O后面画小人以此暗指“不在工位”(O代表Out)时,谷歌涂鸦就已经开始成为互动性及趣味性相结合的代表。与此同时,世人对于谷歌的这种细节把握也给予了积极的肯定:2011年谷歌涂鸦(Google Doodles)获得自己的专利保护。

(1998年第一版谷歌涂鸦)

从好点子到付诸实践

杰米克指出,谷歌关注所有“对世界有益的事情”,从发明创造到科学技术,从创造力到搞笑艺术,凡是以“天才”为基础,能融合全球文化的,都是他们所关注的,而这正是谷歌涂鸦的诞生及发展的宗旨。

“我们所有的创意都来源于团队或者公司内部,对于用户好的创意我们也非常乐于接受”

对于这样一个标志性的产品,世人很难想象这其中没有任何商业元素参与其中。“我们从不涉及商业盈利,在我们的列表里从来没有‘我们要吸引南部青少年人群!’这种想法”,杰米克强调,不以目的为目的地创新,珍惜手中这份为大家带来快乐的机会,为创新和活力而生的“科技艺术”不仅是谷歌涂鸦团队所崇尚的,更是谷歌文化所崇尚的。

(芝麻街版谷歌涂鸦)

而一个看似简单的涂鸦,其背后也需要整个创作团队数天、甚至数月的“绞尽脑汁”。

“我们经常会为了某个涂鸦,十几个工程师坐在一起冥思苦想好久,但这是你充分享用自己所有宝贵资源的最佳方式。因而,我们非常引以为乐”

(墨西哥鬼节版谷歌涂鸦)

所有领域的艺术

2012年5月23日是电子音乐的先锋“合成器之父”罗伯特•穆格的78岁诞辰纪念日,为此谷歌推出了一款基于模拟仿真生成器的“穆格涂鸦”,而这也是杰米克迄今为止最为自豪的创意。

(纪念罗伯特•穆格版谷歌涂鸦)

鉴于当时谷歌Chrome内置网页音频API技术已经很为成熟,涂鸦团队充分利用了这个平台,同时也在当时相应推出了Flash版的谷歌涂鸦,从而保证让所有Firefox、Internet Explorer以及Safari浏览器用户也能享体验这一有趣的搜索页首。

“我们始终强调与时俱进的科技属性,而它们也是我们灵感的来源”

除了音乐领域,教育方面的“人类计算机”之印度天才女性夏琨塔拉•戴维(Shakuntala Devi)版计算涂鸦、纪念奥地利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的《吻》式涂鸦、怀念文学大家马克•吐温诞辰176周年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式涂鸦、甚至是向电子游戏致敬的贪吃蛇版涂鸦……谷歌在使主页更具人性化、更加生活化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更多的人展示世界各个领域的杰出。

(纪念夏琨塔拉•戴维版谷歌涂鸦)

(贪吃蛇版谷歌涂鸦)

(纪念马克吐温诞辰版谷歌涂鸦)

纯粹的创新,让科技的乐趣无处不在——谷歌的确做到了。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2:12:34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