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29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可能对地球构成撞击危险的较大型彗星的数量可能要比我们原先估算的更多。目前美国宇航局主要的关注点还是在于近地小行星对地球可能构成的威胁,但这项研究表明或许我们也应该将目光投放到更加遥远的木星轨道之外,在那里的无边黑暗中隐藏着很多的彗星。
在过去的20年间,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数百颗半人马群彗星体。它们是一群由水冰和尘埃构成,运行在海王星轨道外侧的不稳定轨道上的小型天体。图为太阳系天体的轨道图,半人马群彗星体的轨道用红色表示
研究人员们认为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可能就和一次大型彗星撞击事件有关,而如果再次发生一次类似事件,那么它将再次在地球上引发一次生命大灭绝。
这类被称作“半人马群”的彗星体在20多年前被首次发现,它们是一群由水冰和尘埃构成,运行在海王星轨道外侧的不稳定轨道上的小型天体。这些小天体的直径可以达到31~61英里(50~100公里)——一颗这样的彗星体的质量就可以相当于所有目前已知近地小行星的总质量之和。这些彗星体的运行轨道会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之间存在交会。
偶尔,当一颗这样的彗星体太过接近其中的一颗巨行星,受到强大的引力扰动之后,这颗彗星体可能就会被改变轨道,转而朝着地球方向飞来。根据研究人员的估算,发生此类事件的概率约为每4万~10万年一次。随着彗星越来越接近太阳,彗核开始解体,产生大量的碎屑体,而这样的后果是让我们的地球遭受撞击变得几乎“无法避免”。
研究组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刊-天文与地球物理》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写道:“这样一颗大型彗星体的解体将会导致地球遭受持续可能长达10万年的漫长撞击时期。”相比之下,此前的绝大部分研究都将主要关注点投向小行星构成的威胁,这些小天体主要分布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科学家们表示,将关注点聚焦于近地小行星身上的做法严重低估了那些大型彗星体的本质以及它们可能会对地球构成的威胁程度。论文合著者,英国白金汉大学的比尔·纳皮尔(Bill Napier)指出:“在过去的30年 间,我们投入大量资源追踪并评估小行星对地球构成的撞击威胁。而我们此番工作则表明我们还需要将目光放得更远一些,看一看木星轨道外侧的情况,关注那里的 半人马群彗星体。”他说:“如果我们是正确的,那么这些遥远的彗星体可能将会是严重的威胁,而现在是时候对它们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了。”
事实上,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可能就是由彗星撞击事件“诱发”的,因为彗星能够为地球带来水和有机物质。但很多科学家同时也相信彗星是导致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恐龙灭绝的罪魁祸首。研究组写道:“一次半人马群彗星体的撞击事件将会把大量的尘埃和烟尘送入大气,从而产生类似‘核冬天’研究中所描述的那种情形。考虑到撞击的规模,地球上生命遭受的生存威胁值将会非常高。”
尽管来自半人马群彗星体构成的撞击威胁并非迫在眉睫,但研究人员们指出这类天体的撞击将是难以预测的。
目前,美国宇航局对大约12992颗不同的近地小天体进行轨道追踪和严密监视,包括了所有已经被发现的,且其运行轨道过度接近地球的小天体目标。根据该机构的评估,目前大约有1607颗这类小天体可以被归入所谓“潜在威胁小行星”(PHAs),而根据这项最新研究,或许还应该将数百颗半人马群的彗星体加入到这个长长的名单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