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日前中国邮政内部下发了一份《中国邮政包裹快递业务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现行邮政公司和速递物流公司 (EMS)分别经营的包裹快递业务产品进行了整合。并且,包裹快递业务产品管理权统一收归集团公司。进而言之,即将原EMS经济快递、国内小包和快递包裹 整合为一个产品,新产品名为“快递包裹”。整合后,国内产品体系分为标准快递、快递包裹、普通包裹三种。
所谓的“快递包裹”,大抵就是这么一回事。
进击的“快递包裹”,其实也是纠偏
在电子商务物流迅猛发展的今天,寄递业务备受民营快递冲击的邮政,此次推出“快递包裹”,整合整个包裹快递业务,虽是进击之举,但其实也有纠偏之意。
事情还得从EMS自身说起。
作为邮政集团的子公司,EMS创立伊始时的市场定位是清晰的。比方说,以高质量为用户传递国际国内紧急信函、文件资料、金融票据、商品货样等各类文件资料和物品。在集团内部不存在职能交叉的情况,甚至扮演着邮政市场化之路先行者的角色。
然而,当快递物流市场、资本市场和监管等全方位发生激变的时候,EMS却显得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典型如EMS在2013年12月底突然主动撤回IPO申请,而直接原因就在于市场激烈竞争的倒逼。
据悉,彼时“通达系”(一般指申通、中通、圆通、韵达)一级梯队已经占据了整个中国快递市场80%以上的份额,EMS连20%都不到;在2009年—2011年的三年内,EMS的营收增长已连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须知,1999年的时候,EMS的市场份额可是有90%以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EMS放下身段,在产品、服务、价格等方面改变策略,以低姿态抢夺客户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又与邮政的普邮业务发生冲突。比如邮政小包和EMS的易邮宝,就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而一旦各自的生产、销售、利润等任务一下来,难免就会出现内耗的问题。
以上种种,显然也是邮政推出“快递包裹”的原因。
夹缝中的“快递包裹”,难以激起涟漪
当然,与“快递包裹”配套,邮政也有另外的举措。正如新闻报道中所述,一方面,快递包裹将主要满足国内电商包裹快递市场需求,帮助EMS提升电商市场份额(快递包裹虽比普通包裹价格高,但相比顺丰、“通达系”等仍比较低)。另一方面,邮政航空刚刚购买了17架波音飞机,将持续提升EMS航空标准件的竞争力。
如此一来,在价格上走中间路线,避免“通达系”的正面冲击,在运力上走空运快线,实现差异化竞争,由此超越“通达系”和快递新势力(德邦、远成等零担快运和京东、亚马逊、苏宁等自营快递)。但一切又果真会照此发展?
根据《中国快递行业发展报告2014》,在业务量、业务收入等方面,除了国际及港澳邮件领域,民营快递都占据8成以上,基本上甩以邮政为代表的国有快递好几条街。
再说2015年,1年时间内,中国快递业务量从100亿件发展到200亿件,快递行业可谓形式一片大好。但邮政普遍服务业务却逐步萎缩。来自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1~4月,邮政函件业务累计完成16.7亿件,同比下降17.1%;包裹业务累计完成1905.8万件,同比下降5.9%;报纸业务累计完成62.2亿份,同比下降1.5%;杂志业务累计完成3.5亿份,同比下降4.5%;汇兑业务累计完成2910万笔,同比下降41%。
竞争性业务领域的市场份额更是难堪,如今EMS大抵只有10%的样子。
由此可见,在快递产业蓬勃兴起的时候,邮政不管是垄断的普遍服务业务,抑或竞争性业务,却都是全线失守。如今单靠一招“快递包裹”,显然无法挽回败局,因为问题已涉及到邮政那僵化且庞大的体制。要想华丽转身,唯有对制度、职能、架构等进行刮骨疗伤,方有胜算。
更何况,“快递包裹”也有明显不足。走中间价格路线的快递包裹,把普通包裹的价格也顺便拉高两倍,势必会进一步影响到邮政普遍服务业务。另一方面,当前,民生快递的生态链越来越多地被电商巨头遥控,拥有订单和大数据的企业才是链主企业,但“快递包裹”只字未提——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6月份,邮政与阿里的联姻曾轰轰烈烈,但吊诡的是,如今阿里的物流战车上捆绑最紧的有圆通、苏宁物流、韵达等等,却偏偏少了邮政。
手握好牌,邮政应该更激进
说到底,“快递包裹”之举失之温柔。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路上,在“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交通部部长杨传堂语)等方面,手握好牌的邮政,应该更激进一些。
作为国企,邮政的既有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众所周知,农村市场是电商发展的下一个蓝海。阿里研究院预计,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预计将突破4600亿元。更有数据显示,未来农资市场容量有望超过1.5万亿元,农产品市场容量超过4万亿元。
正是如此,京东、阿里等电商企业已纷纷开始发力农村市场。如此一来,唯一一张能够覆盖全国农村、校园、偏远极寒地的无盲区物流快递网络,拥有快递服务营业网点11.8万处,包括村邮站、三农服务站、社区服务店的中国邮政,无疑就有着先发优势。因为截至目前,顺丰、三通一达等快递网络基本上都只能到达县级城镇,从县级到村级物流的覆盖及建站,很大程度上还是一大空白。
再如跨境电商包裹快递市场。与农村电商相似,首先是市场潜力极大。预测2020年全球跨境B2C电商交易额将达到9940亿美元,惠及9.43亿全球消费者。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B2C消费市场,中国跨境进出口电商将带动全球跨境消费年均增速拉高近4%。其次,则是因为体制缘故,在万国邮联的通关方面,在成本方面,相比民营、外资快递,邮政具有极大的优势。比如,邮政在海关、航空等部门均享有优先处理权。
有鉴于此,所以说,即便一线城市已经没有市场,纵使不去收“份子钱”,基于现有的优势,再充分利用占据的各种资源,借助国家当下“互联网+农村”、“互联网+外贸”的政策大势,邮政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言以蔽之,改造传统实物传输网络,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个物流服务水平,盘活现有资产,关键看邮政有没有突破体制藩篱的决心和毅力。
文/刘孙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