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是一种古灵精怪,惹人喜爱的动物。他们身手敏捷,能够灵巧的爬上爬下,又有着灵长目动物较为发达的大脑,因而猴的形象被赋予了伶俐、聪明的含义。在人 类进行太空探索的早期,为了弄清太空飞行对人类生理机能的影响,验证飞行器的生命保障功能,人类的近亲猴子常被用做实验动物,成为早于人本身进入太空的先 驱者。在猴年到来前,让我们来一起回顾那些献身于航天事业的猴子们:
前赴后继的阿尔伯特们
1948年6月18日,纳粹德国研制的V2火箭在美国霍洛曼空军基地腾空而起。这种曾经在二战末期将无数冤魂送上西天的秘密武器,今天的任务不是投送炸药,而是要将一只名叫阿尔伯特的猴子送上蓝天。
在那个年代,人类的太空探索之旅才刚刚起步,许多现在已经弄清的问题在当时都是前沿课题:人体能否能够承受火箭升空过程中的超重过程?太空中的失重环境对人体是否是有害的?太空中的宇宙射线对人体会产生多大伤害?虽然研究者们在理论上提出了许多可能,但唯有实验才能得到这些问题的确切答案。而太空猴阿尔伯特,承担的正是这个使命。火箭起飞后,成功飞到了63Km的高度。但返回过程中,降落伞出现了问题,阿尔伯特的座舱不幸坠毁。事后的分析,发现了更加令人失望的事实: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座舱内的生理监测设备没有记录下任何呼吸和心跳数据。研究人员推测,由于座舱设计的不合理,阿尔伯特很可能在发射之前就已经因呼吸困难去世了。阿尔伯特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只“太空猴”,也是猴类家族中第一位牺牲者。
射的瞬间
猴死不能复生,探索还要继续。改进后,V2火箭又进行了4次试验。科研人员没有给参加这几次试验的猴子起新的名字,而是统一用阿尔伯特+罗马字母的方式命名他们。在这几次试验中,生理监测设备都有效记录下了阿尔伯特II、III、IV的心跳和呼吸数据。从这些数据上看,太空猴们在发射的过程中情绪都比较稳定,呼吸、心跳没有大的波动。研究者们推断,火箭升空和返回时的超重过程,并没有给猴子们造成明显的生理创伤,对于人来说,应该也是可以承受的。同时,飞行过程中短时的失重也没有造成猴子们生理数据的异常。遗憾的是,尽管不断改进,但这几次飞行中降落伞依然未能正常工作,太空猴们全部牺牲,也就无法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了。
在那之后,专门为科学研究设计的Aerobee火箭取代了V2火箭,成为了太空猴们的载具。在阿尔伯特V牺牲于又一次的降落伞失效后,阿尔伯特VI终于成功的返回了地面。就在大家满心欢喜,准备对阿尔伯特VI做全面研究时,它的身体状况却在两个小时内急转直下,最终不幸去世。阿尔伯特VI的座舱着陆后,搜救队未能及时找到并打开它。在烈日的炙烤下,座舱内的温度急剧升高,可能是阿尔伯特VI不幸牺牲的原因。
今天,人们对太空飞行中的生命保障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无数宇航员在载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统的庇护下,安全的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太空旅行。在为这些奇迹欢呼的同时,请不要忘记为航天探索前赴后继的阿尔伯特们。正是他们的生命,换来了我们对太空飞行生命保障最初的认识。
贝克小姐:第一次成功的火箭旅行
在美国海军的工作人员走进宠物店的那一刻,“贝克小姐”的命运被改变了。她是一只漂亮的松鼠猴,本在迈阿密的一家宠物店中过着悠哉游哉的生活,静待成为某个家庭的开心果。在海军的工作人员将她和她的24位伙伴们带走后,吃饭-睡觉-卖萌的生活没能继续,等待他们的是严格的训练和测试,来比对谁更适合被送上AM18“木星”火箭。在测试中,他们浑身插满了电极,关在极小的空间里不能活动,以此测量他们的忍耐力。在25只松鼠猴中,有14只通过了测试,而刚刚两岁的贝克小姐成绩最好。她不仅乖乖的不乱动,还十分喜欢与人亲近,是个人见人的小甜心。最终,它和另一只松鼠猴“亚伯”一同,于1959年5月28日深夜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
太空猴贝克小姐
贝克小姐在座舱中
松鼠猴的身材小巧,一个热水瓶大小的座舱就足以让贝克小姐容身。 AM18“木星”火箭一飞冲天,将他们送到了距地面480公里的太空中。在15分钟里飞行过程中,贝克小姐最高承受了高达38g的超重,远超过了人类所能承受的极限。但贝克小姐似乎并不在意,探测器测到的生理指标始终是正常的。在9分钟的失重状态中,她还惬意的打了一个小盹。返回地面后,他们的座舱降落在海里,被恭候他们多时的军舰打捞上来。与贝克小姐同行的亚伯似乎并不喜欢这次旅行,显得十分烦躁,不愿与人接近。而贝克小姐却好像只是出了一趟寻常的远门,吃了一根香蕉和一片饼干后,就自己躺下睡了。四天后,亚伯在进行一次手术时不幸死于麻醉,而贝克小姐则平安的活了下来,成为了登上美国著名杂志《生活》封面的“红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贝克小姐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和他生儿育女,还常驻美国太空与火箭中心,成为那里的科普宣传大使。1984年,贝克小姐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被郑重其事的安葬在美国太空与火箭中心的草坪上。直到今天,许多“贝克粉”还会来到她的墓前,献上几根她生前最喜欢的香蕉。
苏联太空猴
美国的太空猴们,大都是人类进入太空前的开路先锋。而苏联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太空猴项目,则是为了进行太空医学的研究。太空飞行会对宇航员的生理机能产生影响,引起人体各生理系统的改变。比如,长时间处在失重状态中,人的血液循环系统将出现异常,骨钙质将大量丢失,肌肉也会出现萎缩。对于这些生理现象的深入研究,对人类进行时间更长、距离更远的太空旅行至关重要。然而,一些具有潜在危险的实验,是不能直接在人体上进行的。苏联的太空猴们,代替人类,承担了进行这些研究的任务。从Bion6号飞船开始,苏联发射了5搜载有太空猴的飞船。参与过这些项目的太空猴,还曾被当作国礼,赠送给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
中国太空猴
历史上,我国也曾经用火箭将动物发射到太空中。1966年,太空狗“珊珊”和“小豹”搭乘中国科学院研制的T-7A生物火箭被发射到高空中并成功返回,还受到了郭沫若院长和张劲夫书记的亲切接见。
然而,我国并没有真的把哪只猴子发射到太空中,中国太空猴又从何而来呢?别忘了,刚刚升空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被喜爱他的人们命名为“悟空”,从而成为了一只新太空猴。关于他的故事,请在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微信号nssc1958)中回复关键字“悟空”寻找吧。
这里祝愿各位读者新春快乐,猴年大吉!
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李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