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是最好的触控笔”2007年第一代iPhone发布会的时候,乔布斯如是说。 “3.5寸是手机的黄金尺寸,更大的尺寸是愚蠢的,因为你单手无法完全掌控”4英寸的Galaxy S上市时的乔布斯这样评论。后来,当苹果推出4英寸、 4.7甚至5.5英寸屏幕的iPhone时,人们认为,苹果被打脸了,这违背了乔布斯的初衷。
文/李琦
时隔两年,苹果再次回到小屏幕的怀抱,北京时间3月22日苹果发布了一款4英寸屏的iPhone SE。除了商业的考量之外,我们更想谈一下苹果逆潮流而动回归小屏幕手机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乔布斯坚持小屏幕,缘于拇指情怀
乔布斯坚持使用3.5寸的屏幕,被认为是方便单手操作,但更准确的说是乔布斯的拇指操控情怀使然,实际上这种习惯可以追溯到2001年第一代iPod的发布,横空出世的iPod不仅变革了移动音乐设备市场,更重要的是,其操作形式十分新颖,这种被称为Click Wheel(滚轮操控)的操控方式,至少对后来的两件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是iPhone的触控,二是拇指操控的习惯。
2001年10月第一代iPod
从第三代iPod开始苹果对Click Wheel做了大幅优化和调整,机械按键被全触控方式取代,这为第一代iPhone的触控交互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地方,和经验积累。
2003年4月 第三代iPod
另外一点就是拇指的使用习惯,这是从苹果产品的角度来看,iPod对拇指操控产生的影响。如果从更宏观的角度,即整个功能机时代来看,拇指操控习惯的历史会更久远,至少有几十年的时间人们是以这种方式在操作手机,打电话。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手机使用的历史更久,这种影响也更为深远。
以至于第一代iPhone整个尺寸大小,屏幕界面都是以拇指为标准建立的,比如为什么iPhone界面上的返回键被设计在左上角,以右手使用习惯来看,左上角恰好是拇指自然接触的地方。而在单手自然握持的状态下,3.5寸恰好是大拇指所能覆盖触控屏的极限尺寸。
大屏手机对于拇指的优化并不好
正是由于iPhone的赖以生存的优势建立在拇指操控上,所以苹果一直不愿推出大屏幕手机,在三星大屏手机的夺命连环击的攻势下,才扭扭捏捏,非常不情愿的推出了4英寸的iPhone 5,事实上iPhone 5也是为了照顾拇指的原因,只是增加了iPhone的高度,并没有增加iPhone手机的宽度。在2012年的《拇指》(Thumb)广告中,苹果就非常自豪的展示了4英寸的iPhone能够被拇指完全把玩的效果。
在iPad上,苹果可以针对iOS系统做出优化,因为iPad的操控习惯是食指或全部手指的捏放,但这点对于iPhone却并不容易,囿于拇指操控的习惯一时无法改变,实际上苹果很难给出大屏手机完美的解决方案,但为了照顾新兴市场,苹果又不得不被动跟随,做出改变。
结果就是iOS系统只是简单的放大,并没有做出多少优化,实际上也很难优化,由于iPhone6以后的手机,屏幕变大,宽度增加,所以即使iPhone添加了连续两次轻击Home键的单手模式,但并不友好,现实中,也很少人使用。而且iOS的侧滑返回功能,需要接触屏幕左侧边栏才能触发,对拇指操控非常吃力。
拇指操作是否还有市场
人是有可塑性的,2012年我从iPhone转到三星的大屏手机s3时,感觉再也回不去了,就像当时用惯Retina屏幕的苹果产品,看到第一代iPad mini上市时,也难以接受一样。 《今日美国》今天也给出了同样的观点,认为用惯像iPhone6 Plus这样的大屏手机的用户而言,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但在传承方面确实有很多人仍然习惯拇指的单手操作,根据芝加哥的市场调研机构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最新的数据显示,在美国有1/4的用户仍在使用4英寸iPhone。
在欧洲,这种拇指情结可能更重,日前丹麦的一家手机厂商,推出了一款区别于传统安卓界面的手机,为了方便拇指操控大屏手机上,这种手机开发出了一种“车轮界面”,即12个APP组成一个车轮,占据屏幕上方约2/3的空间,通过下面1/3的空白屏幕来实现操作,左右滑动切换界面,上下滑动选择“车轮界面”里的应用程序,和iPod的操作思路非常相似。
因此当我们抛开商业上的因素,只是从用户习惯来看,苹果推出小屏幕的iPhone SE并没有错,往好的方面说,这更像是一种关怀,至少不会让那些有拇指情结的用户别无选择。
本文系百略网(www.ibailve.com)原创,微信ID:wwwbail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