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飞行是件累人的事情,特别是当你是一个小型、只有蜜蜂那么大的机器人时,不过来自麻省理工的科研人员却找到了一个可以小憩的办法。通过静电,这种机器人可以在飞行过程中附着在任何一个物体的底部,而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大大减少飞行器过程中所需的电量。相关研究论文已经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研究人员称,这种小憩能力将能让昆虫飞行机器人拥有更持久的飞行能力,这样它们就能在交通管制、搜救等情境下得到更好的利用。
2013年,MIT研发出了这个小型飞行机器人--RoboBee,它的重量只有0.08克,其翅膀每秒最多可扇120次。当时,它需要一个微型小脚架才能降落,这也就意味着它只能在物体表面的上边降落。而现在,这种局限已经被打破,不论是表面的上边还是下边,它都能轻松降落。
这种小憩可不能只被认定为是一项简单的技能,它还将能在小型中长期侦查机器人中扮演重要角色。你不可能让一架四旋翼飞行器对某个区域进行长达20多分钟的侦查工作,因为它没电了,但是,如果有了这个微型飞行机器人,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科学》杂志中发表了另外一篇相关文章的空中机器人专家Mirko Kovac也指出,在侦查类任务中,续航能力对于空中机器人至关重要。
在最新设计的RoboBee中,静电片被安置在机器人的顶部,这让它看起来有点像橡胶飞镖,然后它通过聚氨酯垫片跟机器人连接。这种设计可以让机器人在与物体下表面接触时不一定要保持完全平行的状态,一定的弯曲同样也能顺利地附着在物体表面下方。另外,它与物体的分离也能变得非常简单,通过一个开关按钮即可实现。
Kovac还在文章中描述了大小各异的飞行动物小憩的方式以及它们对飞行机器人带来的启发。比如大型鸟类利用视觉反馈精准地抓到可以让它们休憩的物体,而像苍蝇这样的小型飞行昆虫则直接飞到目标物体上停在上面即可。不过科研人员可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它们的空中休憩方式复制到微型飞行机器人上就可以了,而是需要找到某种被动机制。
现阶段的RoboBee离成熟目标很远,因为不论是用于产生静电的电源还是用于控制机器人飞行的计算机,它们都还没被整合到设计里边--目前还只能通过电线来实现。另外,RoboBee还非常容易受到干扰,“如果实验室里有人经过它,那么它的飞行就会受到影响,”论文作者之一Mortiz Graule这样告诉记者。另外,工程师还得为它设定好整个小憩过程的所有数据,不然的话就无法实现,比如速度太快时由其产生的空气流可能会让它偏离原来的方向。“就目前这个情况,让它飞到天花板上都还非常具有挑战性。”
也许等到科研人员解决掉这些问题还需要等上2年的时间,而要真正投入到实际应用则要更久,也许是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