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5:56:48
科研经费用不完不再上交 “人头费”从5%提至20%
发布日期:2016-06-02 07:44:32  稿源:环球医学/中国政府网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发布会上,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表示,解决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方面问题,将采取三项措施,未来如果科研经费用不完,根据相关规定可以不再上交,由原单位自主处理用于科研。“松绑”滋生腐败,“收紧”引发争议——当前,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科研经费管理到底应该收紧还是松绑?王志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解决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方面问题,将采取三项措施:

在体制机制方面,经费和项目如何匹配,项目和人员如何匹配?这方面原来是多渠道管理,现在通过改革形成了一个30个左右部门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着力于如何把项目立准,怎么把人选准,实现项目、人、钱的精准匹配,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管理,使相关的违规违纪甚至违法事件尽可能少。

针对有钱花不出的问题,王志刚表示,去年发布的国务院11号文件就关于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作出了新的规定。以往在科研经费管理上,拿发票报销一直是一个体制机制上的症结,这次根据相关规定,给课题组及其所在单位——包括大学和研究院所相当大的自主权。

而关于一些科研单位或部门存在乱花钱的问题,相关规定则尽可能考虑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和活动特点,让科研人员和承担科研项目任务的单位有更大的自主权。比如关于报销发票,以往到年底总是面临着不报销不行的尴尬,因为一旦课题结束,剩下的钱会被转走。如今,只要用得合理、规范,即使课题验收了,剩余的科研经费也可以留在原单位,由原单位自主支配,继续用于科研活动,避免拿发票和实物套现的情况。

“完善人才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探索实行充分体现人才创新创造价值和特点的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下放科研项目部分经费预算调整审批权。”这是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的内容。

《意见》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从广大人才最期盼的事项改起,从制约人才发挥作用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各地各部门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旨在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科技部此番新政无疑是对《意见》的落实。

“花不动”的科研经费背后,是繁复的预算、不近情理的支出与报销限制等滞后的科研管理模式。科学家深感时间不够、财务水平不足,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与有效时间都大打折扣。加之,有些“民意”用个别学者的不良行为对广大学者的应得利益进行道德绑架,否定学者的正当利益。的确有个别学者违规甚至违法使用科研经费,但这不能否定学者的正当利益。

如今,随着《意见》的贯彻落实,科研人员终于不用再精心算计如何花钱了。只要用得合理、规范,即使课题验收了,剩余的科研经费也可以留在原单位,由原单位自主支配,继续用于科研活动,避免拿发票和实物套现的情况。

王志刚指出,今后相关规定将尽可能考虑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和活动特点,让科研人员和承担科研项目任务的单位有更大的自主权。而这一变化的直接影响,就是让科研人员可以把更多心思放在专业上,更安心地从事科研。

管理要刚柔并济,确保经费花得出,更用得好。不可否认,管理漏洞成了腐败的温床,导致科研经费大量流失,因此加强刚性约束非常必要。但科研活动不是车间生产,灵活性较强,需要柔性化的管理。不同学科对人员、仪器设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切不可按照相同的模式进行“一刀切”式的管理。

科研经费

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

会议确定,大幅提高人员费比例,用于人员激励的支出占间接费用比例从原来最高5%提高到20%,同时对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

总理曾多次指出“人头费”管得太死

依据财政部、科技部此前发布的《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间接费用中绩效支出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5%,绩效支出即“人头费”。昨日常务会则明确“人头费”比例从5%提高至20%。

李克强已多次公开指出“人头费”管得太死。早在3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上,李克强就指出:我们现在有些规定要研究修改。大学的科研经费中“人头费”比重如何确定为好?我们现在的规定是给项目经费可以,给“人头费”限制得很严。

4月15日,李克强考察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时,得知该院科研经费中“人头费”仅占30%后又指出,科研“人头费”不要管得太死,否则很难吸引一流人才。

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李克强提起北大考察的经历时说:“提高人员费用比例,就是承认人才和智力劳动的价值。”

科研人员及辅助人员可依规支取劳务费

会议还提出对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参与项目的研究生、博士后及聘用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均可按规定标准开支劳务费。

据了解,现行管理规定课题组成员不能报领劳务费,仅对学生可给予一定比例劳务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蒋寅曾对《中国经济周刊》比喻说:“现在的科研经费,好比是让你加班,你需要锹,给你买把锹的钱;你要用锄头,给你买把锄头的钱。完了你就干活吧!就是农民工也要问一句:我的加班费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曾负责科研管理工作。他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最近20年我国科研经费中对人员费、劳务费的支出确实偏低。

差旅会议管理高校院所可按需制定办法

会议同时明确,差旅会议管理不简单比照机关和公务员。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可根据工作需要,合理研究制定差旅费管理办法,确定业务性会议规模和开支标准等。

李佐军表示,党政机关公务员的差旅费是按照级别管理,将这套管理方式简单套用到科研人员身上,有时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李佐军还提到,目前因差旅报销手续繁琐,不少科研人员不愿意报课题,也不愿意接课题。

项目年度剩余资金可结转下年使用

会议确定,简化中央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将直接费用中多数科目预算调剂权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项目年度剩余资金可结转下年使用,最终结余资金可按规定留归项目承担单位使用;简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对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项目可自行采购和选择评审专家;合理扩大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基建项目自主权,简化用地、环评等手续,对利用自有资金、不申请政府投资的项目由审批改为备案。

“我听高校的同志反映,学校要建一个实验室,这个部门说盖两层楼,那个部门说只能盖一层楼,让高校无所适从。”5月30日的会上,李克强用“哭笑不得”形容此事。李克强强调,要给广大科研人员必要的自主空间和自主权,让他们独立自主决策,科学有效管理,尽量少干预或不干预。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5:56:48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