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英国《金融时报》拉斐尔•曼代(Raphael Minder)
去年圣诞节结束的反腐调查细节显示,当朗讯(Lucent)邀请中方人员到美国时,这家公司的表现更像是一家旅游社,而非电信设备制造商。
美国司法部发现,朗讯为1000名中国电信业高管的大约315次旅行支付了1000多万美元费用。这些人大多“很少甚至没有”把时间花在朗讯的工厂上,而是去夏威夷、拉斯维加斯、大峡谷、尼亚加拉大瀑布、迪斯尼乐园(Disneyland)和环球影城(Universal Studios)游玩。
《反海外腐败法》在与华盛顿调查人员全面合作后,朗讯支付了总计250万美元的罚金和相关民事赔偿。该公司表示,很高兴已经与2006年与法国阿尔卡特 (Alcatel)合并前发生的事件划清了界线。但一些美国律师和高管表示,尽管美国政府最近在努力打击这种违反《反海外腐败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的行为,还有其它公司也为中方人员安排了有问题的行程。
美国律师事务所Steptoe & Johnson中国法律问题专家、驻华盛顿合伙人帕特里克•诺顿(Patrick Norton)表示,他曾参与了“七八次”美国公司对培训和工厂参观旅行的内部调查,其中一次演变为美国司法部的调查。
这些违法行为表明,为了在中国取得业务,一些美国和其它西方公司可能准备付出多大的代价。使用传统的回扣手段已经令几家公司陷入了困境。去年10 月,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的Schnitzer Steel承认,曾向中国和韩国钢铁管理者行贿。德国最大的公司行贿案——西门子(Siemens)行贿案的调查也已经波及中国。
帮助中国员工欺骗自己的公司 这种违法行为据称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为了进行笼络而为官员安排旅行,就像朗讯案一样。另一种是为了得到更多业务而为客户公司员工安排旅行,但作 为将培训和旅行费用包括在内的契约性协议的一部分,这种旅行有一定的合法性。另外,由于中国公司支付培训费用,邀请方有时也会帮助中国员工欺骗自己的公 司。
朗讯案之后,美国公司承认,这个问题已提上日程。“朗讯案确实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不知道对方是FBI探员 科技公司Sun Microsystems负责反腐合规的高级主管斯蒂芬•克莱顿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美国执法者正在如何打入企业界。他回忆起在最近的一次行业会议上,一位 与会者开始讨论自己公司为客户安排的夏威夷培训旅行。克莱顿表示:“他们必须安排培训,但几乎肯定不必安排在夏威夷。”这招来了另一位与会者的询问。克莱 顿从以前的几次会议上得知,此人为联邦调查局工作。他表示:“那个可怜的人根本不知道,他正在与之讨论带人去夏威夷培训的那位女士是一位联邦调查局探 员。”
在霍尼韦尔,中国客户员工到美国进行的培训一般都限定在一周,并且在一个工厂内进行。“我们会给他们一份非常具体的日程,确保他们只从事与业务有关的活动,”前文提到的霍尼韦尔高管表示。“如果我们得不到一份适当的日程确认,我们就不会向他们发邀请。”
不过,诺顿表示,他知道另一家公司发生的一件事:参加培训的中国人一到美国,就要求培训方把他们公司预付的培训费几乎全部还给他们,因为他们无意 花时间在美国提高技能。“在为期两周的旅行中,可能只有两个小时真正花在业务上,其他时间都花在去洛杉矶和拉斯维加斯等地游玩上了,”他表示。“参加旅行 的人数当然要比必要的人数多得多。”
克莱顿还表示,中国公司管理层并不总是十分了解培训的财务方面,不过Sun Microsystems并未直接遭遇过这种问题。“我不知道(中国)公司是否一直都知道自己付的钱太多了,”他表示。“实际上,向公司提出培训等要求的 人并不总是资格最高的人。从许多方面来讲,我感觉他们普遍是在敲诈公司。”
译者/何黎 注:此文有部分删节 相关报道: 朗讯请官员游玩发零用钱
去年12月份公布的朗讯(Lucent)案件的细节表明,这家美国公司向显然无意参观工厂的中国客人所提供的,远远不只是高级旅行。
朗讯在支付所有住宿、交通、饮食和娱乐费用之余,还要给一些中国官员发放每天500美元至1000美元的现金津贴。
有一次旅行,朗讯对中国来客没有参观工厂的解释是,在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后,这些中国客人害怕到美国东海岸。朗讯的帮助还扩大到受邀中国官员的亲朋好友。他们得到了在美国和中国的“教育机会”,超过10万美元的费用全部由朗讯承担。
这种访问通常被称作“参观工厂”或者“培训”,但美国司法部指出,“到2001年,朗讯已经将多数制造业务外包,不再拥有任何供客户参观的朗讯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