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8:11:10
科学家观察到单个艾滋病毒脱壳过程
发布日期:2016-06-09 06:56:23  稿源:武汉病毒研究所

病毒脱壳释放遗传物质是病毒侵染早期阶段的关键环节,对于脱壳过程的研究也将发现抗病毒治疗新途径。但是,与病毒入侵的其它过程相比,目前对于病毒脱壳的 认识还很欠缺,特别是对脱壳过程发生的时空动态机制鲜有了解。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崔宗强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先恩、武汉 大学教授何治柯等课题组合作,实时动态观察到单个艾滋病毒的脱壳过程,揭示了病毒入侵细胞时基质蛋白、衣壳蛋白、病毒核酸等不同层次、不同组分逐级顺序解 离过程和时空机制。


由于病毒脱壳是一个复杂精巧的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和瞬时分子事件,该团队首先建立了艾滋病毒多色荧光标记和活细胞内单个病毒实时示踪分析方法,动态可视地追踪病毒脱壳过程。利用金属钌有机配合物([Ru(phen)2(dppz)]2+)、双砷染料(FlAsH/ReAsH)和荧光蛋白(EGFP/ECFP)分别对病毒的基因组RNA、衣壳蛋白CA和基质蛋白MA进行荧光标记,构建了具有良好侵染能力的双色和三色荧光标记病毒颗粒。结合活细胞内单颗粒示踪技术,对单个艾滋病毒入侵宿主细胞时的解离脱壳过程进行实时、动态、可视化分析,揭示了艾滋病毒在侵染宿主细胞后60-120分钟期间,病毒基因组、衣壳蛋白和基质蛋白以一个类似于“火箭升空逐级分离”模式动态顺序解离。基于药物抑制和统计分析,发现病毒解离脱壳过程的时间和效率会受到细胞因子CypA和病毒逆转录过程的影响。

该研究为国际上首次实现活细胞内单个艾滋病毒脱壳过程的实时动态解析,对深入理解艾滋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生命周期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开发新的抗病毒途径提供思路。所建立的病毒多色标记和单病毒脱壳示踪技术,也为研究其它病毒脱壳及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技术方法。

这一研究成果已在ACS Nano 在线发表(DOI:10.1021/acsnano.6b02462),博士生马英新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基金项目的资助。

了解更多: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6b02462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8:11:10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