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特别是政府官员谈论本部门成绩时,总有反驳的声音冒出来,有的确实批评有理,有的纯粹是说反话,即别人越说好的自己越说差,别人越赞成的他越反对,权且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网络板砖主义”.
譬如韩国人把端午节成功申请为本国“世界遗产”后,网络上板砖横飞,谴责声一片.网民们意见最大的是:明明端午节是中国人流传几千年的传统佳节,韩国人怎 么就信口雌黄说成自己的节日,还申请为遗产?------怒我反问:早干吗去了?非等人家申遗成功了,你再声讨人家的抢申行径,怕是黄花菜都凉了.又譬如今年两会上,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铁道部在今年雪灾中的表现“至少可以打90分”,理由是,“在10天左右的时间里,将广州地区节前持票滞留的350万旅客全部疏运完;这是其他交通方式或者其他任何国家做不到的”.此话一出,网上同样板砖无数,多数人嗤之以鼻,甚至有人激烈地质问:难道铁道部的工作都是“完美”的?这样的态度,怎么改进工作?这样的做派,怎能令群众满意?-----上纲上线到这个地步,实在让人无话可说.
再譬如,许霆案发生后,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表示,银行其实是弱者,并非是公众想象中的垄断机构,也希望银行业协会能帮助澄清.此言一出,立即引来网友的狂批.有网友戏言:银行是史上最牛弱者.------又是一个最流行的最牛××!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必须承认,对个别官员的“自我感觉良好”予以批驳是值得肯定的,有助于这些部门更好地反思和改进.但如此一致的炮轰、批判、板砖横飞,甚至恶言相加,则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是一种非正常的现象,也是一种不可取的态度,对这种现象,必须给予足够的警醒.
诚然,在网络为天的时下,应当允许网友对一些不公正现象、一些言过其实的粉饰行为进行毫不客气的批驳,但这种批评应建立在善意、理性、中肯的基础上,而不是为批评而批评,呈一时之快,泄一时之愤,这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有可能使问题朝更坏的方向滑去.
大河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