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一两天,比特币的挖矿即将迎来第二次产量减半,这基本算是个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事情。产量减半肯定会导致挖矿者的收入减少,而另一方面也标志着投资比特币炒货的人们一直盼望的“价格翻倍”可能马上就要来了。
相信普通大众对比特币“产量减半”和“价格翻倍”的这两个梗不太熟悉,请容我先用最容易理解(不一定专业)的文字解释一下。比特币挖矿就是制造比特币的过程,早期用电脑“挖矿”,现在由于挖矿难度的上升电脑的运算能力早已过时,目前主流的挖矿设备基本全部都是专门制造的“矿机”。
慢着,“挖矿难度”是个什么鬼?
首先,比特币在全网的产出速率是匀速的,基本是每10分钟左右出一个“块”,每个块里面包含25个比特币。这个包含25个比特币的“块”会被成功挖出它的矿池获得,然后按照工作量(与矿工所拥有挖矿设备的运算能力)分配给这个矿池的矿工。
这样一来,对这些矿工来说如果想让自己单位时间的收益更多,显然就得增加自己的运算能力(也就是增加挖矿机)。但问题是,全世界的矿工都在像军备竞赛一样增加矿机,可全世界还是每10分钟产出25个比特币啊。这时,挖矿难度这个概念就出现了,每隔大约13天时间,比特币的挖矿难度就会调整一次,调整的幅度与全网新增算力成正比。也就是说,一旦挖矿难度增加,矿场老板的收入就会减少。
而这次的产量减半,在矿场老板眼里就可以看做是挖矿难度突然乘以2(当然原理上完全不同)。
然后再说说比特币为啥会出现产量减半?比特币从诞生那一天为人们所熟悉的就是它总量只有2100多万个,所以天生有防止通胀的功能。可是这些挖矿的人每天都以每分钟25个比特币的稳定速率在造币,怎么来控制这2100万的产量?答案就是产量减半。最早的时候,挖出一个“块”里面包含50个比特币;2012年时出现第一次产量减半,每个“块”里的比特币变成25个;而现在这次减半之后,每个“块”就只含12.5个比特币了。
OK,花了这么多文字说比特币产量减半的事,该说说价格翻倍的事了。在比特币圈子里,一直在盼望着这么一个现象出现:产量减半之后,比特币的“珍稀度”就会加倍,因此单个比特币的价格也会出现一次皆大欢喜的翻倍。
但笔者认为这个说法过于主观。首先,产量减半之后确实会增加矿场老板们的成本,但这只是相对于未来产出的比特币,而此前已经挖出的那一千多万个比特币,它们的成本早已固定,它们的“珍稀度”并不会因为这个事件就陡然增加。虽然比特币圈子里的人觉得这价格“翻倍”理所应当,但让外人来看根本就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
再者,比特币历史上经历过多次价格剧烈波动,而且何止翻倍和减半这么剧烈,短时间内十倍的变化都发生过。导致这些波动的原因可说是多种多样,而产量减半就算在短时间内有影响,很可能在过了这段时间之后又出现大幅下滑。
然后,我们可以回顾一下2012年11月份,比特币挖矿出现第一次产量减半之后的几个月,确实出现过缓慢增长,直至2013年四月初出现高潮,然后开始被媒体和大众所知晓。但那次价格暴涨实质是从2013年3月份才真正开始的,如果套用在今天,整个社会对比特币的认识,以及投资领域对它的信心都与当时完全不同,还认为能够瞬间价格翻倍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此前笔者平时也和比特币圈里的朋友聊过这个问题,我认为如果硬要说比特币价格翻倍这个问题,那么可以理解为已经翻倍过了。上次2012年的翻倍是晚于产量减半,而这次是提前于产量减半,从去年底就开始了。去年底的时候,比特币价格从持续了一年多的一千五百元左右猛然翻倍到三千元左右,之后一直稳定在2000以上,现在还到了4000多,难道不算“翻倍”吗?在这种价格已经处在很高位的情况下,还指望未来这一两天的“产量减半”能带来一次“价格翻倍”,到八千甚至出现一万八的“大神推算值”,我个人觉得是不大现实的。
而真正的现实更残酷一些。2013年底比特币价格能涨到最高位(超过7000元),最大的功劳应该是全世界的强烈关注以及各种利好消息;而现在,利好基本已经出尽,社会上的应用根本没有推广开(没有什么人使用比特币交易商品),所谓的区块链创业也没见到有什么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功案例。那我就想问问,还有什么东西能用来支撑这让人朝思暮想的“价格翻倍”?
比特币的产量减半,我们能确认的就是卖矿机的工厂和开矿场的老板肯定会损失不小,但对比特币的行情价格,没有人能确定,更大的可能是并没有什么实质影响。最好的情况是,也许在一些人的炒作之下,行情能在短时间内上涨一些,但在没有任何支撑的情况之下不会长久,等在后面的很可能是一次引起恐慌的轰然倒塌和长时间的幻灭。
之前我们不是已经经历过一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