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大屏电视品牌Vizio 由美籍华人王蔚(William Wang)于2002年创立,总部设于美国加州尔湾。创立初期包括王蔚一共三名员工,启动资金60万美元。如今拥有160名员工。建立初期,Vizio就以制造“普通人能买得起的奢侈品”为目标。也就是说,Vizio的优势在于性价比,它依靠高端低价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北美高清电视领域站住了脚跟,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跻身美国五大TV品牌之一,多次打败索尼、松下、夏普等传统TV大厂,市场份额方面,能与三星一块处于数一数二的位置。Vizio在2016年的出货量预计在800万台。
比起资历雄厚的韩日产商,Vizio的劣势在于有限的产能,有限的财力和有限的资源。
轻企业,轻身量
Vizio的产品除了一直以来主打的高清液晶大屏电视,还将业务拓展到PC、平板、音响领域,用高音质和高画质,以及纯净流畅的设计风格来打动消费者。
Vizio的产品实行100%的外包生产,合作厂商为瑞轩科技和富士康。瑞轩专精于高阶显示产品的研发制造,是少数同时具备液晶与电浆技术的代工制造公司。同时,Vizio和富士康合作,利用了廉价劳动力,也比同类产品极大的压低了生产成本。这两家也是Vizio的股东,一定程度上保证了Vizio拥有稳定的供货源。
在销货渠道上,Vizio拥有固定而多层次的合作伙伴。Vizio先从山姆会员店(Sam’s Club)和Costco Wholesale等会员制量贩店打开市场,建立品牌印象,随后逐步向两端拓展,既与货物流量巨大的Sears、Walmart、Target等百货商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也不放弃百思买这样的高端家电专营店,通过寻找品牌代理人、增加区域性小型销售商等线上线下的方式,将销售点遍布北美,保证了充足而良好的销货通路。
作为一家完全不具备生产能力的轻公司,Vizio必须对供货商和销售渠道精准控制。对于Vizio来说,生产和销售是环环相扣的,而Vizio只是其中一环。由于自身资金有限,Vizio需要先向销售渠道收取预付资金,并且拿到供货商贷款,能够做到“先付钱后交货”的基础就是Vizio长期以来良好的商业信用。Vizio对山姆会员店等量贩店承诺,即使平板电视价格下调,支付给它们的销售利润也不会减少。
遭遇空难后,创始人王蔚建立起了Vizio
Vizio在零产能的条件下能做到一步步蚕食北美平板电视市场,显示了它的底气,而它的底气就是它的产品。2007年,王蔚在接受Wired的采访时说:“我们不是在制造廉价的产品,我们是在制造人们买得起的好产品。”
王蔚在2000年遭遇了一次空难,差点失去生命。之后,他关掉自己的所有公司,建立了Vizio,他说,我只是想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而他想做的事情就是“提供普通大众也能消费得起的奢侈。”
2002年,王蔚建立Vizio时,他口中的奢侈品就是当时只被少数富人拥有的大屏幕等离子电视。当时市面上的产品都是索尼、夏普等高端品牌,普通人对这种享受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由此,他看到了一个商业机会,就是在大屏幕平板电视领域,提供普通大众也消费得起的产品。于是,大屏幕也成了Vizio一直以来的产品定位。
Vizio内部有一个少于10人的设计团队,主设计师Scott McManigal曾为宝马做过设计。Vizio的产品追求精致,拥有干净的线条、利落的边缘,整体设计现代感十足,时尚、简约是它的设计准则。
2007年,Vizio获得IF和red dot设计奖;2009年推出的XVT系列,也甚为出色。在做PC时,为了保证产品的纯净,Vizio与微软和英特尔多次斗争,最终保证了机器上没有任何厂商的贴纸。并且雇佣微软的工程师专门为每一台PC做系统优化,保证每一台Vizio PC都是微软认证的,拥有纯净的系统。
Vizio的CTO Matt McRea 在接受The Verge的采访时表示,苹果公司是值得尊敬的,因为他们使得设计成为消费者购买时考虑的因素。而这也是他们一直以来追求的东西。
1%的广告费用
如何制造高端的低价产品就是Vizio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刚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Vizio的平板电视比起其他品牌的同类型产品价格低50%,2008年之后其它品牌也采取了相应措施降低价格,但也始终与Vizio有20%的差距。为了控制成本,Vizio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首先,是产品全部外包。亚洲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大大降低了Vizio的产品成本。
其次,最大化利用人力。目前这家年收益超过20亿美元的公司只有100多个员工,其中有一半都在从事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工作。
然后,1%的营销费用。Vizio的产品主要通过口碑和卖场展示来推广。直到2007年才第一次投放广告,且预算只占公司全部支出的1%。一句话,不请明星,也不站台,纯靠口口相传。
最后,在全球范围内对平板电视零件进行比价采购。
总之,Vizio对每一项支出都“斤斤计较”,尽量以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每一项的“性价比最高”相加,最后得出了“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切实制造出了让普通消费者买得起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