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如今世界对科技和创新如此关注,是因为人们渴望找到能够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解决方案。虽然我们需要解决许多重要问题,而且许多领域中科技创新将不断涌现,但第四次工业革命却并非合理期望,对此我们应认清现实。所谓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被大肆宣扬,但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技术等等都不是什么新事物。这些技术不仅滋生了许多新问题,而且在经济实效上具有局限性。
在达沃斯举办的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WEF)的主题是“第四次工业革命”。WEF的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教授甚至仓促出版了一本集结了众人观点的书。他警告道,新技术的规模、速度和影响“如此深远”,“从来没有哪个历史阶段像现在这样拥有巨大前景或潜在危险”。他所指的新技术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自主驾驶汽车、3D打印、区块链(BlockChain)以及生物技术。
此次论坛的与会者认为,当前技术浪潮将带来普遍影响,人类将迎来一个发展和繁荣的全新阶段。在人类历史上,技术进步往往与生活水平的提升息息相关。但我们有理由质疑,这一全新的创新阶段是否会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带来巨大的影响。
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将这些阶段定义为:第一次工业革命(1750年至1830年)的科技创新成果是煤炭、蒸汽机、铁路和纺织品;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至1900年)主要围绕着电力、内燃机、现代通信、娱乐、石油和化学品的研发;第三次工业革命(1960年至今)的主要研发领域是计算机和电信。
持续的创新阶段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取决于以下因素:变化量;对发展和生产力的影响;创新的时长、拓展范围和长期演变。戈登教授发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产率和生活水平带来了最深刻的影响。这场革命的后续持续时期超过了100年,并全面开发了创新成果的潜力。
电力和内燃机可充分说明这场革命的变革规模。在现有的科学基础上,电力在1880年投入商用。从那时起,电力一直是首选能源,在转换效率、生产力、可运输性、传输的精确控制和灵活性上是其他能源所无法取代的。内燃机与石油一同变革了运输和工业。通过取代动物或人力,内燃机改进了运输业的动力和速度,还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至关重要的是,这些重大创新直接和间接地催生了大规模行业。内燃机促成了汽车的流行,这反过来推动了钢铁、制铝和橡胶工业的发展和扩张,汽油和石油产品的供应和分配,车辆维护方面的基础设施,以及最重要的道路系统。这些行业规模庞大,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通过比较1870年和1970年之间以及1970年至今两个阶段普通民众生活的变化,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地发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力有多巨大,这一阶段的创新成果得到了充分的开发。现代人意识到,从工作、房屋、卫生、能源、运输、娱乐和家用电器等方面来看,1970年的世界基本上是熟悉的。相比之下,1970年的人会感到1870年的世界很陌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大规模变革或许是绝无仅有的,在对生活水平带来的深远影响上,未来不太可能再现。
第三次工业革命(1960年至今)并没有像人们希望的那样轰轰烈烈。被大肆宣扬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延续。许多元素——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技术——都不是什么新事物。
科技乐观主义者丝毫感觉不到创新减缓的恐惧,还把不信任技术的群体统一归类为强烈反对机械化和自动化、设法阻碍技术进步的人。他们认为,最近的技术变革的影响力将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实现。他们还认为,目前的技术进步正接近“奇点”, 奇点是一个假想阶段,在这个阶段人工智能将进展到比人类智能更先进的程度,并对人类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但科技悲观主义者指出了当前科技的弱点,如大数据、机器人、3D制造和新药的研制。
大数据技术利用归纳统计和非线性系统工具来测量和建立大型数据集的内部关系,并从中归纳趋势。但该技术仍未得到充分证实。它的预测能力极为不稳定,它所反映的数据特性实际上是某种假设,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充分理解。
到目前为止,大数据技术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评估保险风险以及有针对性的营销。大数据需要大量金钱的投入,并在判断准确性上存在很大风险。它与所有分析技术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更多的数据只会滋生新的问题,而不是提供解决方案。
大数据也面临着信息获取上的问题。对隐私和安全性的担忧增加了加密技术的使用,加密技术却导致某些产品和商业模型从开放转为封闭,大数据技术本可从这些产品和商业模型中收集原始资料。
大数据不是什么新技术。它起源于美国国家安全局等情报机构广泛使用的安全和监视技术。反复出现的智能故障表明,获取数据比解读数据更容易。比起分析技术,能够抓取海量数据的技术发展得更快。
大数据类似于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巴别塔图书馆,那里存储着世界上所有的知识。然而,却如同迷宫一般混乱,没有一个词能够被理解。
机器人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制造业,特别是机动车的制造。为医疗保健而设计的机器人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机器人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在动力来源、运动、操纵和感觉知觉方面它们的能力仍然有限,在非常规任务中的应用范畴也仍然有限。哪怕是分拣洗涤这样简单而常规的任务机器人也难以胜任,这类任务人类却可以轻松完成。
20年前就有人提及起3D制造这一技术。3D技术是指在计算机控制下材料层被用来创建三维对象的制造过程。它可降低制造单个或小规模产品的成本。
科技悲观主义者认为,科技引发了诸多问题。内燃机和化石燃料等技术引发了巨大影响,但对环境造成了不少破坏,必须加以解决。
新技术也滋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扰。网络攻击、恶意软件和计算机病毒引发了混乱、数据或财务损失,以及个人隐私泄露或政治事务上的公开披露。阻止这类破坏的成本相当高。机器欺诈程序伪造了在线广告25%的浏览量,让广告投放商超过60亿美元的花费无法实现预期的营销效果。
滥用抗生素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2014年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到2050年,因细菌耐药性增强而引发的感染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可能导致1000万人死亡,其潜在的经济损失为100万亿美元,令GDP下降3.5%。
科技悲观主义者还指出,技术进步在经济实效上的局限性。新专利虽然看似数量庞大,但与背后投入的数十亿美元研究经费相比,并不相当。人类预期寿命的增长已放缓。医学进展令人失望,癌症等许多疾病仍然难以治愈。
一项研究表明,人均创新率在1873年达到顶峰,随后却不断下降。据估计,目前科技的经济极限已达到85%,到2038年预计将达到95%。
不过,重大的创新机遇仍然存在:提高作物产量以养活全球人类,开发廉价的可持续能源和电力储备方案,治疗致命疾病,保护稀缺商品,改善物流以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
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杰明曾描述过一种名为Turk的象棋机,“一个自动化的机器,对对手的棋步应对自如。”该设备的特点是穿着土耳其服装的木偶坐在棋盘前、嘴里还叼着水烟袋。一些镜子让人们误以为这个设备从不同方向看都是透明的。而事实真相是,一个驼背的象棋玩家坐在里面,通过绳线引导木偶的手下棋。本杰明用这个故事富有深意地揭示了一个骗局。这个会下象棋的玩偶不是科技奇迹,而是由其它力量驱使的一场复杂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