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7:32:38
Amazon Go未来的零售店 黑科技让你“无痛”剁手
发布日期:2016-12-08 19:55:27  稿源:威锋网

看来亚马逊已经不甘心于只做线上跨境电商服务了,近来它们就打算在西雅图开设一家不用排队结账,甚至没有收银员,拿完就走的线下零售商店——Amazon Go。这家零售商店售卖的商品与一般零售商店没太大的分别,都是一些生活用品、零食和即食快餐之类的。不过最神奇之处就是在你选择好商品之后,完全不需要考虑结账,直接往门外走就行了。这就彻底颠覆了 “挑选商品——排队结账——确认付款” 的传统购物程序,比起现在的移动支付方式更加便捷,更加高效。

视频里面基本就已经较为详细地展示了整个购物流程了,在进入商店之前,就需要你打开 Amazon Go 的 App,里面有你的专属二维码,过闸机前刷一下就可以进去购物了。

黑科技的是,当你从货架上拿下商品,购物清单会自动增加这项商品内容,但你放回货架上又将会自动减掉这项商品。

在你选择好商品之后,就可以大摇大摆地直接往外走了。因为实时更新的购物清单在你离开 Amazon Go 之前就已经统计好你这次的消费金额,在你离开商店的时候 Amazon Go App 就会自动在你的账户里面扣取相对应的费用。这就实在是有种 “买东西不用钱” 的感觉,消费者对于这么未来式的消费体验估计得要段时间适应了。

这么黑科技的消费体验是怎么实现的呢?其实在视频当中闪过几秒的画面就给我们带来了答案,这套系统主要是基于 “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算法” 和 “传感器融合” 来实现的。这个系统的搭配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呢?没错,很多自动驾驶汽车的系统主要也是使用到上面的那套解决方案

Amazon Go 将其称之为:Just Walk Out Technology,如果不是在这个没什么意义的日子里面发布,还差点以为是愚人节视频。

而且视频里面的其中一个场景也有这个传感器的展示,在这个截图里面我们就能看到其实每个货架上都有一个传感器,由于目前亚马逊并没有公布详细的运作原理,大概猜测是用于捕捉消费者的动作。

要在 Amazon Go 内实现实时更新消费者购物清单、实时动作捕捉,监控等等,估计这个零售商店里面就得布满大大小小的各式传感器了,特别是一些彩色摄像头、深度感知摄像头、红外传感器,还有检测物体的压力传感器等。

但怎么实现货架上每一个被拿下或者被放回的商品与消费者购买清单进行绑定,确实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部分科研人士猜测有可能是通过摄像头配合手机室内定位来实现,也有可能是摄像头本身使用了人脸识别系统配合动作捕捉系统来实现,但具体现实原理还未完全确认。

毕竟现在 Amazon Go 只是开放给亚马逊内部员工使用,算是一种封测状态吧,不过 2017 年年初第一家 Amazon Go 就会在美国西雅图正式营业,到时候应该会吸引到很多科技工作者或媒体过去一探究竟吧。

为什么亚马逊在这个资本寒冬还是想要大费周章建造线下实体零售店?其实亚马逊一直有进军实体行业的想法,而且根据一些统计公司给出的数据,线下杂货零售商店的营业额是一直有稳步上升的。整个行业到了 2018 年将会有大概 7000 亿美元的营业额在线下商店完成,亚马逊没理由会放过这个大蛋糕。

至于线下实体零售店,要取胜最简单粗暴的不外乎两种形式:要么超低价、薄利多销,要么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打价格战的话,线下有沃尔玛这种线下零售巨头存在,显然不是一条好路子。这样一来就只剩下消费购物体验这条路了,电商出身的亚马逊自带互联网基因,把整个零售商店都集成联网,通过强大的计算算法和自动支付,就能带给消费者从来没有过的消费体验。

虽然 Amazon Go 的消费体验足够让人惊奇,但是这个系统到底能不能达到这种程度的精确率还不太好说,毕竟实际的经营情况还是相当复杂的。例如:同一个货架面前,有好几个人挤在一起选购,系统还能准确识别谁拿了什么商品,谁放下了什么商品吗?还有如果消费者在这个货架上拿了东西,走了一圈之后发现更好的就从另一个货架上拿取了商品并把原商品放在不同的货架上,这个复杂的情况下 Amazon Go 的系统应该怎么识别判断?

当然具体的情况只要等 Amazon Go 的西雅图店开张之后,自然就有答案了。

Amazon Go 这次的线下试水如果通过了考验,这将会极大地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有可能将来会有更多的线下零售店选择这种未来的消费方式。毕竟没有收银员,不用排队结账,拿完就走的方式还是足够吸引消费者的。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7:32:38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