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红会宣传处夏洪艳再次重申:“我们从来没有授权任何网站、机构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名义进行网上募捐,网易也没有获得任何授权。”为了让信息更加公开透明,除了每日对募款数额、如何使用等信息及时发布外,从这天开始国家审计部门也已经有相关人士进驻,与红会一起工作。
善款的有效使用始终是公益组织最敏感的话题,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发言人兼应急工作办公室主任王平说,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救助工作的社会团体,各级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其工资由同级财政部门拨付,不在募捐款中列支人员经费。1993年10月3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规定,红十字会运作经费的主要来源:红十字会会员缴纳的会费;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捐赠的款物;动产和不动产的收入;人民政府的拨款。此外,地方红十字会可能还会有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的收入,基层红十字会所在单位的资助等。
关于“募捐款扣除比例”的争议是目前围绕红会的焦点。各类公益组织在执行任何项目中,都客观存在着项目支持费(也叫项目管理费),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比如把一批捐赠物资发运到灾区,就需要有车来运,有人进行发放,还需要有人监督这一过程。红十字运动是目前在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国际性组织,现有186个成员国。2003年联合会第14届大会时,确定项目支持费不高于6.5%,王平强调“这是一个国际性惯例。如果没有这种规定的话,配套支持这种项目行政费用很高,整个的资金的使用效率就会很低。”

中国红十字总会已经向社会做出郑重承诺,此次红会所接收的“5·12”地震募捐款物,将全部用于抗震救灾工作,与抗震救灾无关的费用不在地震募捐款中列支,“不存在扣除比例的问题”。5月18日,红会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红十字会也要及时发布募捐款的使用情况,接受政府、社会和媒体的监督。
正如红会项目办公室主任杨绪生所说,捐款的透明性是红会的一条“高压线”。另一位红会工作人员也跟记者说:“平时我们领一只笔、发一个快件都要写清楚用途,加班没有加班费,志愿者也全是无偿的。平时每一笔捐款都会要求捐助者写明捐款意向,如果红会感觉无法实现或捐助条件过于苛刻,就不会接受。” 采访当天,陆虎传真过来“捐赠”意向,提出可以将9辆越野车借给灾区救援使用,半年之后归还。王平认为灾区急需车辆,初步同意,但紧接着工作人员接到陆虎的具体条件,要在车身上加印很多标语口号,而且“听起来很做秀和肉麻”,当时现场很多人听到标语内容时都忍不住笑了,王平当即表示如果借用条件难以实现就算了。截至记者发稿时,该借用项目还未最后敲定。
常规上红会至少会接受4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多个国际组织、国际舆论;二是国内各个组织和舆论界;三是审计署的审计,每次大灾后的捐款审计署都有专项审计;此外还有年底的常规审计。现在捐赠的资金和物资正在陆续运往灾区,只是震灾救助工作是“难以想象的复杂”,很多捐赠都要根据国家和地方部门的整体进度来协调进行。
不过红会有很多合作单位,他们实质上跟红十字会是两码事。红会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很有影响力,但在很多省市则并非如此,影响力和专业程度都受到条件限制。中国红十字总会的工作人员都是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享受公务员福利待遇,也有更多机会接受训练和管理。而在很多地方的红十字会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这些都导致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
文/《IT经理世界》